返回

第十五章 漂泊路上,藏在酒壶与诗句的牵挂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十五章 漂泊路上,藏在酒壶与诗句的牵挂 (第2/3页)

   四代三公族,清风播人天。

    夫子华阴居,开门对玉莲。

    何事历衡霍,云帆今始还。

    君坐稍解颜,为君歌此篇。

    我固侯门士,谬登圣主筵。

    一辞金华殿,蹭蹬长江边。

    二子鲁门东,别来已经年。

    因君此中去,不觉泪如泉。”

    “二子鲁门东,别来已经年”——写这两句的时候,他的眼泪滴在纸上,晕开了墨迹。他算着日子,离开东鲁已经快一年了,不知道平阳是不是又长高了,伯禽骑白羊的技术有没有变好,他们有没有想爹爹。

    后来,他认识了个叫萧三十一的朋友,要去鲁中办事。李白听说了,赶紧拉着朋友,絮絮叨叨地嘱咐:“我家就在沙丘旁边,你到了那儿,帮我看看我的两个孩子,平阳和伯禽。平阳爱穿花裙子,你帮我带块粉花布;伯禽爱骑白羊,你别让他摔着,告诉他爹爹很快就回去。”

    他还怕朋友记不住,特意写了首《送萧三十一之鲁中兼问稚子伯禽》,把想跟孩子说的话,都写进了诗里:

    “六月南风吹白沙,吴牛喘月气成霞。

    水国郁蒸不可处,时炎道远无行车。

    夫子如何涉江路,云帆袅袅金陵去。

    高堂倚门望伯鱼,鲁中正是趋庭处。

    我家寄在沙丘傍,三年不归空断肠。

    君行既识伯禽子,应驾小车骑白羊。”

    “我家寄在沙丘傍,三年不归空断肠”——这“空断肠”,不是装的,是真的想孩子想的。他想象着伯禽骑着白羊,在沙丘旁边跑,萧三十一驾着小车跟在后面,孩子笑得咯咯响,心里又甜又酸。

    萧三十一回来后,特意去庙里找李白,跟他说:“你家平阳可懂事了,帮着你家那位(鲁女)做家务,还会背你的诗,背得可溜了;伯禽真的会骑白羊,骑着羊在院子里跑,还跟我说‘我爹爹是大诗人,他会回来给我买糖画’。”

    李白听着,嘴角忍不住往上扬,眼睛却红了。他掏出怀里的麦芽糖,那是他省下来的,本来想自己吃,现在却想,要是能给孩子就好了。“他们没受苦吧?”他追问,生怕鲁女照顾不好孩子。

    “没受苦,你家那位把孩子照顾得妥妥帖帖的,平阳还穿了新的花裙子,说是你让带的布做的。”萧三十一笑着说。

    李白这才松了口气,好像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那天晚上,他买了壶酒,就着朋友带回来的消息,喝得酩酊大醉——不是因为高兴,是因为愧疚,愧疚自己不能陪在孩子身边,不能看着他们长大。

    后来,鲁女走了,李白带着三个孩子(还有小儿子颇黎)继续漂泊。他把颇黎抱在怀里,走到哪里带到哪里,怕孩子受委屈。颇黎刚学会说话的时候,喊的第一声“爹爹”,李白高兴得抱着孩子转了好几个圈,像个傻子似的,连酒都忘了喝。

    他给颇黎取小名叫“天然”,孩子的眼睛像蜀地的水晶,干干净净的。他还特意给颇黎做了双小布鞋,针脚歪歪扭扭的,却是他花了好几天才做好的——他以前从没做过针线活,手指被针扎得满是伤口,可看着孩子穿上小布鞋,走得摇摇晃晃的,他觉得再疼也值了。

    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