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067 张远独立建模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067 张远独立建模 (第2/3页)



    “那你得加上衰减机制。”李阳提醒,“不然容易反复打脸。”

    张远记下建议,当晚就把算法重写了一遍。他在趋势判定部分引入了陈帆在国债分析中使用的“持续性验证”逻辑:只有连续两个周期方向一致,才确认趋势成立。同时为每个因子设置置信区间,低于阈值的直接过滤。

    第三天清晨,新版本模型首次跑通回测。测试范围是过去两年内上证50成分股中涨幅进入前10%的个股,共47只。模型成功覆盖其中31只,准确率66%,显著高于随机选择。

    更关键的是,它避开了大部分“伪强势”行情。比如某白酒股在一季度末因渠道囤货导致短期放量上涨,传统动量策略会误判为启动信号,但该模型因估值已处98%分位而自动排除。

    “可以试实盘了。”张远说。

    李阳仍持保留意见:“样本量不够大,而且没经历极端行情检验。万一遇到暴跌或停牌呢?”

    “那就小规模验证。”陈帆开口,“用社团资金5%,建个模拟组合。不下实单,只走全流程,看信号稳定性。”

    三人达成一致。系统接入实时行情后,模型开始每日扫描。第一天无提示,第二天触发两只备选,均因流动性不足被自动过滤。直到第三日早盘,屏幕中央跳出一条醒目标记:

    【三因子模型信号激活】

    标的:浦发银行(600000)

    当前评分:8.3/10

    触发原因:估值位于历史低位(23%分位),动量斜率由负转正持续两日,机构持仓集中度环比上升4.7个百分点

    “这只股最近很安静。”李阳盯着K线图,“一个月没大涨,也没消息。”

    “正因为安静。”张远指着资金流向图,“北向资金连续三天净买入,昨天券商席位挂出大买单,但股价没动。说明有人在吸筹。”

    “可财报还没出。”李阳坚持,“现在买等于赌业绩。”

    “不是赌。”张远摇头,“是概率博弈。模型不保证一定涨,但告诉我们现在这个位置,上涨的可能性大于下跌。”

    陈帆沉默片刻,点了头:“按计划执行。全程监控,七日内若未启动则清零信号。”

    账户权限开放后,虚拟组合立即生成。系统将5%资金划入独立单元,锁定浦发银行为唯一持仓目标,等待最佳买入时机。

    当天下午两点十八分,盘口出现变化。卖一档挂单量骤减,买二、买三迅速补位,形成阶梯式托单结构。同时成交量温和放大,换手率从0.3%升至0.6%。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