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北伐,曹操的反击! (第2/3页)
于,直到这个时候,曹操还一直隐藏着他最强大的一支主力部队。
由吕布统领的三千白马义从。
孙坚一路进攻受挫的消息很快传到了秦霄这边。
“看来这就是曹操破局的办法了。”
接到这个消息,秦霄并不意外。
曹操会选择提前狙击其中一路大军,这本来就在秦霄的计划之中。
在秦霄和郭嘉、贾诩、荀攸等人战前商讨时,针对曹操可能的计划做出了大量的猜测。
其中,提前狙击某一路大军,就属于可能性比较大的一种。
事实上,这并不难猜。
毕竟曹操手中可以打出来的牌太少了。
虽然能领兵的将领很多,但兵力就那么点,能做出来的部署,也就那么几种。
就算是想玩奇谋,没有足够的好牌可以打,也很难玩出花来。
“主公打算如何做?”
郭嘉很好奇地看向秦霄。
秦霄并未回答,而是看向郭嘉,反问道:“奉孝觉得呢?”
“单纯从利益出发,上策自然是舍弃【忠勇军】,命孙坚将军不惜代价拖住曹操主力,中路大军急速突进,尽快夺取并州、兖州、幽州之地,最后大军汇聚,以雷霆之势进兵青州,将曹操残部剿灭!”
郭嘉毫不犹豫说出了“最佳策略”。
单纯从数字、利益的角度出发,这确实是最好的策略。
以【忠勇军】将士的性命拖住曹操,为其余三路大军争取时间,在【忠勇军】败亡之前夺下三州之地。
最后,再集结大军进兵青州,围困曹操。
虽然会损失掉【忠勇军】的大部分将士,但却可以将曹操这个大敌消灭掉,无论怎么看,都是值得的。
但郭嘉话题一转,又说道:“然而以主公的性格,想来不会抛弃忠心耿耿的臣子。既然单凭孙坚将军一人难以打的赢曹操,自然就只能派兵支援。”
相处了几年,郭嘉对秦霄的性格有足够的了解,知道秦霄不是那种会在关键时刻,为了利益抛弃手下的人。
曹操或许会这么选择,但秦霄不会。
这并不符合郭嘉对于“帝王”的理解。
在郭嘉看来,一个合格的帝王,就应该将一切都看成是数字,以纯粹的利益来对每一件事做出抉择。
无论会付出多少代价,只要最后的利益是最好的,就是值得的。
而秦霄的性格,在郭嘉看来,多少有点“妇人之仁”的意味。
然而,若是有的选择,谁又会不愿意在一个“仁慈”的主公手下做事呢?
如果秦霄能为了利益抛弃孙坚,日后有一天,会不会为了利益抛弃自己?
正是因为秦霄的“妇人之仁”,包括郭嘉在内,绝大多数文臣武将,反而更加对秦霄死心塌地。
因为他们知道,在秦霄手下,他们永远不需要担心被抛弃这个问题。
秦霄对郭嘉的判断不置可否,直接跳过“是否派兵支援”的问题,直接问道:“派谁去?”
“可调关羽、张飞二位将军,带十万骑兵火速支援。”
郭嘉想了想,又补充一句:“另派赵云将军,带陷阵营抄小道暗中跟随,以防万一。”
这一次出征,可以说是三国世界最后,也是唯一的一场“全面战争”级别的战事。
自然而然地,秦霄将全部的力量都发动了起来。
关羽、张飞这两人,自然也不会放过。
秦霄的第一军当中,能独当一面的人不多,岳飞肯定不能放走,秦霄自己也不可能离开,能带兵去支援孙坚的人自然就少了。
想来想去,其实若是不考虑信任方面的问题,关羽、张飞,确实是最合适的选择。
至于信任……
刘备可还在自己手上呢。
再加上关羽一诺千金的性格,只要他明言答应的事,绝对不必担心他肯不肯尽力的问题。
对于让关羽、张飞带兵去支援孙坚的提议,秦霄倒是没什么意见。
不过,秦霄却是疑惑地问道:“赵云和陷阵营也要去?有这个必要吗?”
经过两年的发展,陷阵营早已达到了满编的七千人,而且还都配上了最好的战马。
建在西凉的大量七阶马场,有极地的概率产出七阶战马,这部分份额也都优先调配给了陷阵营,其次才是各个武将、统帅。
在配备了七阶战马之后,陷阵营才是“完全体”的状态。
别看只有七千人,在战场上发挥出的战力,却能够相当于六七万规模的重装骑兵军团。
让关羽、张飞带十万骑兵去支援孙坚,已经算是出了很大的力气了。
将七千陷阵营也全部送过去?
这投入,会不会有点太大了?
郭嘉提醒道:“主公,吕布和那支白马义从,可至今还没有消息呢!迄今为止,曹军所出动的最精锐兵力,不过是麹义的八百先登营。曹操既然选择全力狙击青州这一路大军,必然不可能留手。据我判断,白马义从必然隐藏在青州,伺机待发!”
“白马义从……”
秦霄当然不会不知道这支军队。
陷阵营、先登死士、白马义从,三国时代三大精锐兵种,都达到了七阶的水平。
秦霄有陷阵营,另外两支,都在曹操的手下。
先登死士是重装步兵,白马义从则是轻装骑兵。
在野战环境当中,显然后者更适合用于伏击、偷袭。
三千白马义从,配合吕布这个超强的武将,若是偷袭得手,能造成的破坏力是相当惊人的。
郭嘉将赵云和陷阵营派过去,为的就是压制吕布和他的白马义从。
“既然如此……”
秦霄想了一会,觉得有些不够保险,于是开口道:“保险起见,再从张辽那边调黄忠、甘宁两人,再加上刘三刀,一同支援忠勇军!”
其实秦霄本想将芙蕾尔派过去。
芙蕾尔的实力依然处于高速增长期,这几年来有很大的进步。
若是吕布的实力没有太大进步的话,现在的芙蕾尔,可以轻松击败他。
但秦霄又不太舍得让芙蕾尔离开自己身边。
干脆直接用数量取代质量,多派几个人去增援。
郭嘉对此并无意见。
虽然多派人手有些浪费,但以秦霄所掌握的资源,这种程度的浪费,还是付出得起的。
最重要的是能稳妥地击败曹操,这比什么都重要。
事实上,要不是为了求稳,根本没必要百万大军四路并进。
单独一个第一军,理论上来说,就足够轻易击溃曹操了。
只是为了求稳,秦霄宁愿多耗费资源,也要将任何不确定因素剔除掉。
因此,对于秦霄选择在援军的将领方面增派人手这件事,郭嘉并未多说什么。
多派几个人,哪怕浪费一点,总比因为人手不够出了问题要强得多。
秦霄随手签下几道调兵手令,叫来传令兵将命令传达下去。
签完手令,这件事也就算是告一段落了。
发展到现在,秦霄早已学会了将权利和责任都同步下放。
没必要亲自盯死每一件事,只要大方向不出问题,某一个环节上出现“亏损”,是可以接受的事情。
当然,这其中的后果,自然也要由这一环节的负责人来承担就是了。
比如说现在。
即便是孙坚这一路被曹操打崩盘,对秦霄来说,十几万大军的损失并非不能接受。
无非就是两三个月的人口额度,再加上一些钱粮方面的投入,就能将这些兵力补充起来。
而对于孙坚,乃至于【忠勇军】的其它主要将领来说,失去了【忠勇军】,意味着他们手中的权利,身处的地位,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不必秦霄去督促,哪怕只是为了他们自己的利益,他们也会争取做到最好。
秦霄唯一要决定的,就是给他们分配多少资源。
至于资源分配出去之后,能做到什么程度,那是他们自己的事。
做得好,就能从秦霄这里获得更多的资源扶持。
若是做的不好,亏光了家底,秦霄自然会换其它人来接管他们的位置。
在占据了大半个三国世界之后,秦霄手下的人才缺口不但早已补足,而且还有不少的富余。
天才有很多,而资源是有限的。
这有限的资源,就需要秦霄麾下各个派系的领头人用自己的表现去争取。
秦霄的目光,更多的还是放在了这次北伐的大局上。
“奉孝。”
秦霄看着地图,问道:“你觉得曹操是否还有破局的机会?”
虽然在出兵之前,就进行过许多次推演和预测,但秦霄仍然想要尽量再多研究研究,看看有没有什么遗漏。
毕竟,在击败曹操之后,一统天下这个任务,基本上就可以说已经完成了。
虽然还剩下辽东的公孙度等几个小诸侯,但已经无关紧要。
这些诸侯加起来,都比不上曹操十分之一的实力,随便派一支军团去都可以轻易推平。
曹操,就是拦在“一统天下”这个要塞级任务前的最后一道关卡。
第一次尝试要塞级的任务,秦霄会有患得患失的心态,其实也是正常。
“主公稍安勿躁!”
郭嘉提醒了一句,又笑着说道:“我们不是已经推演过数十次了吗?曹操唯一破局的可能,便是联合草原异族。马超将军那一路凉州军,便是为此而准备的。”
“联合草原异族”这个可能,还是贾诩提出来的。
在战前的推演、预测当中,这一方略,被秦霄麾下诸多谋士一致认为,是曹操唯一有可能破局的出路。
这个时期,北方的异族其实数量不少。
匈奴被汉朝连续揍了几百年,元气大伤,但依旧存续至今。
除此之外,羌胡、鲜卑、乌恒等草原异族,也是数量不少。
尤其是后两者,可以说是曹老板的“老朋友”了。
在曹老板与袁绍纠缠的时候,乌恒曾经尝试过入侵,结果反手就被曹老板带着大军杀进白狼山,将乌恒的首领砍了脑袋。
可以说,曹操这个名字,在北方草原的威慑力还是很大的。
虽然说,和中原比起来,这些草原异族的战斗力不强,但他们的人数却是不少。
再加上全民皆兵这一点,能凑出一支数量相当庞大的军队,而且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