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清河村又捡美玉(一) (第2/3页)
你搞地质的,说不定能在我们这儿发现点有意思的东西。”
林风愣了一下,刚想追问,院门外传来一阵清脆的脚步声,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跑了进来,手里拿着一个篮子,里面装着新鲜的蔬菜。“爷爷,我回来了!” 少年看到林风,愣了一下,好奇地问:“爷爷,这是谁啊?”
“这是林同志,从城里来的,车陷在沟里了,下午你去帮他弄出来。” 老人笑着说,又对林风介绍:“这是我孙子,叫石头,力气大得很。”
石头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对林风笑了笑。林风看着他黝黑的脸庞和明亮的眼睛,心里顿时生出几分亲切感。吃过饭,石头拿着铁锹和绳子,带着林风去救车。两人忙活了一个多小时,终于把越野车从沟里弄了出来。林风想给石头一些报酬,石头却坚决不收,说:“我们清河村不兴这个,帮个忙而已。”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老人挽留林风在村里住一晚,说明天再走也不迟。林风想着反正也没地方去,就答应了。晚上,老人和石头跟林风聊起了清河村的历史。老人说,清河村的人祖祖辈辈都靠这条清河和周围的大山生活,山上有很多奇怪的石头,村里的人有时候会捡一些好看的石头回来,摆在院子里当摆设。
“有一次,我还捡到过一块透亮的石头,像水一样,放在灯底下看,还会发光呢。” 石头兴奋地说,“不过后来我把它送给隔壁的小花了,她喜欢得不得了。”
林风心里一动,透亮、会发光的石头?难道是玉石?他从事地质勘探这么久,对玉石也有一定的了解,昆仑山一带本就是和田玉的产地,说不定清河村附近就有玉矿。他想问问老人和石头具体的位置,可又怕显得太急切,只好压下心里的念头,打算明天早上再去山上看看。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林风就醒了。他轻手轻脚地起床,看到老人已经在院子里劈柴了。“起这么早啊?” 老人看到他,笑着说,“早饭快好了,吃完早饭,让石头带你去山上转转,说不定能找到你要的‘矿’。”
林风心里一喜,连忙道谢。吃过早饭,石头拿着一个背篓,里面装着水和干粮,带着林风往村后的山上走去。山路崎岖,长满了杂草和灌木丛,石头走得很熟练,时不时停下来,给林风指认路边的植物,告诉他人参、当归的生长位置。
“我们村里的人,都靠这座山吃饭,山上有很多宝贝,不过也有很多危险的地方,比如东边的黑风口,风特别大,还有西边的乱石坡,容易掉下去。” 石头一边走,一边叮嘱林风。
林风一边听,一边观察着周围的地质环境。这座山的岩石多为变质岩,符合玉石形成的地质条件。他时不时停下来,用地质锤敲下一小块岩石,放在手里仔细观察。走了约莫两个小时,他们来到一片开阔的山坡上,山坡上布满了大小不一的石头,远处能看到一条小溪,溪水潺潺,正是清河的源头。
“就是这儿了,我们平时常来这儿捡石头玩。” 石头指着山坡说,“你看,那边有很多好看的石头。”
林风顺着石头指的方向看去,只见山坡上散落着许多鹅卵石,颜色各异,有白色的、绿色的、黄色的,还有一些带着奇怪的花纹。他蹲下身,拿起一块绿色的石头,用手摸了摸,表面光滑细腻,对着阳光一看,石头内部透着淡淡的绿意,质地温润。
“这是……” 林风的心跳突然加速,他拿出随身携带的放大镜,仔细观察石头的内部结构。石头的透明度很高,内部没有明显的杂质,断口呈贝壳状,这正是和田玉的典型特征!
他又拿起几块石头,有白色的羊脂玉,有黄色的黄玉,还有一些带着皮色的籽料,每一块的质地都非常好。林风激动得手都在抖,他没想到,自己苦苦寻找的矿脉没找到,却在这个偏僻的小村里,意外发现了这么多美玉。
“石头,你们平时经常来这儿捡石头吗?” 林风强压着心里的激动,问石头。
“是啊,我们没事就来这儿玩,捡一些好看的石头回去,有的用来铺路,有的用来垒墙,还有的就放在家里当摆设。” 石头随口说道,“不过村里的老人说,有些石头不能随便捡,特别是那些透亮的,说是什么‘山神的宝贝’,捡了会惹山神生气。”
林风心里一愣,随即明白了。村里的人可能早就发现了这些美玉,只是因为迷信,不敢轻易开采。这对他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机会。如果能说服村里的人,合理开发这些玉矿,不仅能让清河村的人过上好日子,也能让他在地质勘探所里扬眉吐气。
他刚想跟石头详细解释这些石头的价值,突然听到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两人抬头一看,只见几个村民慌慌张张地跑了过来,为首的是村里的村长,一个五十多岁的中年男人,脸上满是焦急。
“石头,快跟我们走!你奶奶上山采药,在黑风口附近不见了!” 村长气喘吁吁地说。
石头脸色一变,连忙问道:“什么时候不见的?”
“早上就出去了,到现在还没回来,我们找了好几个地方都没找到,怕是出事了!” 村长说着,眼圈都红了。
林风心里一紧,赶紧说:“村长,我跟你们一起去找!我有地质锤和手电筒,说不定能帮上忙。”
村长看了林风一眼,犹豫了一下,点了点头:“好,那你跟我们来,黑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