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九章清河村又捡美玉(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rulianshi.net
    第四十九章清河村又捡美玉(一) (第1/3页)

    林风把最后半口矿泉水灌进喉咙时,越野车的右前轮终于卡在了一道深沟里。引擎发出徒劳的嘶吼,卷起的黄土混着午后毒辣的日头,在挡风玻璃上蒸出一层模糊的热浪。他烦躁地拍了拍方向盘,目光扫过仪表盘 —— 导航信号早在半小时前就变成了一片空白,屏幕上仅存的 “前方无道路信息” 提示,像个冰冷的嘲讽。

    这趟从格尔木出发的 “寻矿之旅” 本就带着几分赌气的意味。三个月前,他在地质勘探所的年度报告会上,当着全所人的面拍着胸脯保证能在昆仑山北麓找到新的石英矿脉,结果跟着前辈们画的旧地图跑了半个月,别说矿脉了,连块像样的石英石都没见着。所里的老教授私下劝他 “年轻人别太急功近利”,同期进所的张明更是明里暗里地调侃 “有些人就是眼高手低”。林风咽不下这口气,揣着仅有的两万块积蓄,开着父亲留下的二手越野车就出了门,誓要找到点能证明自己的东西。

    可现在,他看着四周茫茫的戈壁滩,心里只剩后悔。手机信号一格都没有,备用油箱里的油顶多还能撑五十公里,最要命的是,他水壶里的水已经见了底。他推开车门,脚刚沾到地面就被烫得缩了回来,鞋底与砂石接触的瞬间,传来 “滋滋” 的轻响。远处的山峦在热浪中扭曲成怪异的形状,连风都带着灼人的温度,刮在脸上像砂纸打磨。

    “该死。” 林风骂了一句,弯腰检查车轮。深沟约莫有半米宽,边缘的土块松散,显然是近期雨水冲刷形成的。他试着用千斤顶顶起车身,可刚把车头抬起来一点,千斤顶就陷进了松软的土里,车身 “哐当” 一声又落了回去,还溅了他一裤子泥。

    就在他蹲在地上束手无策时,一阵隐约的水流声顺着风飘了过来。林风猛地抬起头,以为是自己渴得出现了幻觉。他屏住呼吸仔细听,那声音断断续续,却真实存在 —— 是水流撞击石头的声音,还带着一丝草木的湿润气息。

    有水流就有人家!林风心里一喜,顾不上拍掉身上的土,朝着声音传来的方向跑去。戈壁滩上的碎石子硌得他脚底生疼,可他丝毫不在意,越往前跑,水流声越清晰,空气中的湿度也渐渐升高。跑了约莫二十分钟,眼前的景象突然变了 —— 原本光秃秃的戈壁滩尽头,出现了一片低矮的灌木丛,灌木丛后面,一条清澈的小河蜿蜒流淌,河岸两边种满了白杨树,树叶在风里沙沙作响,投下成片的阴凉。

    河对岸有一片错落有致的土坯房,屋顶覆盖着厚厚的茅草,烟囱里飘着淡淡的炊烟。村口立着一块半旧的木牌,上面用红漆写着 “清河村” 三个大字,字迹有些斑驳,却透着一股古朴的暖意。

    林风站在河边,看着眼前的景象,一时有些恍惚。他从未在任何地图上见过这个村子,就像它凭空出现在这片戈壁滩上一样。河水清澈见底,能看到水底圆润的鹅卵石,阳光透过树叶洒在水面上,波光粼粼,像撒了一把碎金子。

    “小伙子,你是从哪儿来的?” 一个苍老的声音突然在身后响起。林风吓了一跳,转过身,看到一位穿着蓝色土布褂子的老人,手里牵着一头老黄牛,正用好奇的目光看着他。老人的脸上布满皱纹,皮肤是常年日晒雨淋的深褐色,手里的牛鞭磨得光滑发亮,老黄牛则温顺地低着头,啃着河边的青草。

    “大爷您好,我…… 我是来这边考察的,车陷在前面的沟里了,听到水声就找过来了。” 林风赶紧解释,怕老人误会他是坏人。

    老人顺着他指的方向看了看,点点头:“哦,是西边那道沟啊,前几天下雨冲的,好多外乡人都在那儿栽过跟头。” 他顿了顿,上下打量了林风一番,看到他身上的地质勘探服和沾满泥土的鞋子,又问:“你是搞地质的?”

    “对,我是地质勘探所的,叫林风。” 林风连忙点头,递过自己的工作证。老人摆摆手,没接,笑着说:“不用看那个,我们清河村人,看眼神就知道谁是好人。你饿了吧?走,到我家吃点东西,下午让我孙子帮你把车弄出来。”

    老人的热情让林风心里一暖,他连忙道谢,跟着老人过了河。村子里很安静,只有偶尔传来的狗叫声和孩子们的嬉闹声。土坯房的墙壁上画着一些奇怪的图案,有奔跑的鹿,有飞翔的鸟,还有一些看不懂的符号,色彩鲜艳,像是用矿物颜料画的。路边的院子里种着向日葵和格桑花,开得正艳,空气中弥漫着花香和饭菜的香味。

    老人的家在村子东头,是一个不大的院子,院子里种着一棵老槐树,枝叶繁茂,遮住了大半个院子。屋里陈设简单,一张土炕,一张木桌,几把椅子,墙上挂着一张泛黄的全家福。老人给林风倒了一碗热茶,又端来一盘烙饼和一碟咸菜,笑着说:“家里没什么好东西,你将就吃点,垫垫肚子。”

    林风早就饿坏了,接过烙饼就狼吞虎咽起来。烙饼是用玉米面做的,带着一股淡淡的香甜,咸菜脆爽可口,配着热茶,让他感觉浑身都暖和了起来。老人坐在一旁,看着他吃,时不时问几句外面的事。林风一边吃,一边跟老人聊起自己的经历,说起自己的寻矿计划,还有刚才的窘境。

    老人听着,时不时点点头,眼神里带着一丝了然。“年轻人有冲劲是好,但有时候啊,太急了反而会错过身边的东西。” 老人慢悠悠地说,“我们清河村在这儿住了几百年了,靠这条清河吃饭,也靠这山里的石头过日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rulianshi.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