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rulianshi.net
第十一章 李白与杜甫 喝着酒唱着诗的千古知音 (第1/3页)
744年的秋天,洛阳城的风里裹着股桂花的甜香,酒肆门口的幌子晃悠得比蝴蝶还欢,“醉仙楼”三个墨字被晒得发亮,老远就能看见。
李白揣着半壶热好的杜康,推开酒肆的门,嗓门比街对面卖糖画的吆喝声还大:“掌柜的!切二斤带筋的酱牛肉!再烫一壶最烈的酒!” 他刚从长安“赐金放还”出来,身上还带着点朝堂的酒气,又掺着点“不用摧眉折腰”的松快,白衣角沾着路上的尘土,也懒得拍——反正他这辈子,就没精致过。
角落里,一个穿青布衫的年轻人抬起头。这年轻人约莫二十出头,眉目清俊,手里攥着卷皱巴巴的诗稿。他盯着李白的背影看了半天,像是鼓足了毕生勇气,才站起来,小步走到李白桌前,声音还有点发颤:“您……您是太白兄吧?我叫杜甫,字子美。”
李白眯着眼解酒壶塞子,听见“杜甫”俩字,顿了顿,抬眼瞅过去。见这小伙子眼睛明亮,手里还紧紧握着诗稿,倒乐了:“哦?也是个跟诗过日子的?坐!正好缺个陪我喝酒的,一起!”
就这么一句话,唐代最牛的俩诗人,算是撞着了。
那顿饭,从晌午吃到日落。李白喝得满脸通红,把脚翘在凳子上,唾沫横飞地讲长安的趣事——说他给杨贵妃写“云想衣裳花想容”时,高力士在旁边递墨,脸臭得像刚吞了黄连;说他跟贺知章称兄道弟,贺老头把金龟子都当了换酒喝。
杜甫没怎么多话,捧着酒杯,眼睛亮晶晶地听,偶尔插一句“太白兄这诗写得真痛快”,李白一高兴,就把刚写的《梁甫吟》念给他听,念到“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时,拍着桌子骂“那些权贵懂个屁”,杜甫赶紧点头,还掏出随身的小本子,把这句诗抄了下来,怕忘了。
临走时,李白搂着杜甫的肩膀,醉醺醺地说:“子美啊,跟你喝酒痛快!比跟那些当官的强多了!过两天我要去梁园,你要不要跟我一起?咱们去看看那老墙,再写两首好诗!”
杜甫眼睛都亮了,使劲点头:“要!我跟您去!”
没等两天,俩人就骑着马往梁园赶。李白的马是匹白马,跑得飞快,杜甫的马是匹劣马,差点跟不上,李白就放慢速度,回头喊:“子美!快点!你看前面那片云,像不像要写的诗?” 杜甫赶上来,喘着气笑:“太白兄,您这比喻,没人比得了!”
到了梁园,正是桂花疯开的时节,满园子的香气能把人醉倒。李白一进园子就撒了欢,指着那面爬满青苔的老墙喊:“子美!你看这墙,空着多可惜!得题首诗!” 杜甫赶紧从包袱里掏笔墨,还特意找了块干净布,把墙擦得干干净净,生怕墨汁沾了灰。
李白接过笔,蘸了满墨,往墙上一站,袖子一挽,笔走龙蛇就写开了:
“我浮黄河去京阙,挂席欲进波连山。天长水阔厌远涉,访古始及平台间……”
墨汁顺着墙缝往下淌,他也不管,越写越嗨,头发都散了,白衣上溅了墨点也不在意。杜甫在旁边帮他扶着纸(怕风刮跑),还时不时踮着脚看,嘴里不停叫好:
“好一句‘平台为客忧思多,对酒遂作梁园歌’!这气势,能把黄河水都震得倒流!”
写完最后一笔,李白把笔一扔,拉着杜甫就往旁边的小酒肆跑,还跟掌柜的拍胸脯:“看见没?那墙上的诗,我写的!我身边这小兄弟,杜甫,他的诗才叫厉害,以后肯定比我还出名!”
杜甫脸都红到耳朵根,赶紧摆手,心里却甜滋滋的——这还是头一个人,没看他的诗就这么夸他,而且夸他的人,还是他最崇拜的李白。
在梁园的那些日子,俩人简直像俩孩子。白天骑着马逛古迹,李白指着断壁残垣说“你看这地方,以前肯定有文人喝酒写诗”,杜甫就跟着附和,还掏出本子记下来,说以后要写进诗里;晚上就窝在酒肆的小隔间里,就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ruliansh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