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69章 李老僧的两难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rulianshi.net
    第169章 李老僧的两难 (第1/3页)

    第169章李老僧的两难

    “嗯嗯,四太子不参与围攻汴梁之战,其实也并非坏事。”听到金兀术不打算亲去汴京攻城,李老僧有些失望,又有许多欣慰。

    李老僧是上京公认的大德高僧,按照翎羽公主和她的小伙伴们的说法,他们当年误打误撞地遇到李老僧的时候,他就坐在一个山洞里坐禅了十八年。

    “那处山洞里,到如今还有大师的影像呢!”翎羽公主等人言之灼灼,其他去过山洞的人们也都随声附和。因为那处山洞里,当然会有李老僧坐禅的影子了。

    昔日李老僧一路北行,沿途都曾预备了不少“神迹”把戏,虽然大多数“神迹”很快都要湮灭,但是谁知道哪一天,某处“神迹”就能帮他遮掩了身份?

    所以在李老僧错吃草药,神志不清以前,他就曾在山洞中做过不少的布置。这只能说,李老僧的确是个天生的密谍人选,安宁算是捡到宝了。

    不过李老僧在成为大德高僧之前,却是个风流惆怅的道士。然而再往以前追溯,他又是明教的狂热信徒。

    此外,他还是个“知兵”之人,曾被方腊册封为“兵部尚书”。那时的李老僧,名字叫王寅。后来改口姓李,完全是因为女儿李师师姓李,所以他就“父随女姓”了。

    方腊的败亡,明教的覆灭,让他对赵宋朝廷,视如仇寇。东南方腊的失败,也曾让李老僧一度心如死灰。他曾谢绝过安宁的招揽,想要在江湖上漂泊余生。

    但是童贯北伐失败后,游走在北地的李老僧却再也无法继续颓废了。因为北地的凄凉和残酷,让李老僧清晰认识到,不但赵宋不行,方腊不行,北方的女真人更不行!

    这也是李老僧犹豫再三,终于还是倒向安兆铭重要原因。因为他亲眼所见,海州行!

    所以,李老僧才会主动回去青州向张叔夜献策,又与花和尚鲁达联手刺杀了张觉。此后更是不远万里地奔赴上京,想要在上京城里也搅起一滩浑水出来。

    但是上京百姓的朴素和安逸,却让李老僧犹豫再三。这些女真百姓,其实十分淳朴好客,他们的日子也是过得极为艰难。

    他们去抢掠南朝,并非是天生残暴。完全是为了获得生存,因为他们缺少生存下去的物资。为了生存而去抢掠,这在李老僧看来天经地义,因为他也时常这么干!

    那么,问题来了。汉人的百姓被他李老僧抢掠,和被女真人抢掠,难道真会有不一样的心情吗?难道被他李老僧抢掠了,那些汉人百姓就可以心生愉悦?!

    都是扯淡嘛!随着生活日渐安定,李老僧必然会有不少女真人的信徒和朋友。那时的李老僧,心境也在改变。他不再仇视女真人,而是醉心佛法,成为一个真正的大德高僧。

    他也完全不必在介入海州故事,但他还是义无反顾地参与了高子羽的计划。因为他的本质,依然是豪侠之士,也是一个“民族主义”的战士。

    嗯嗯,这个词,依然是安公子的新发明,李老僧觉得非常契合自己的心境。

    他从未放弃对赵宋的仇恨,但也未忘记自己的汉人身份。这让李老僧陷入矛盾中,似乎很希望金兀术一举拿下汴京,宣告赵宋王朝的覆亡。可另一方面,李老僧又在犹豫不决。

    赵宋覆亡固然罪有应得,可是汴京和大宋的百姓,又何其无辜也?汉人的耻辱,又要多久才能洗刷干净?何况海州的安公子,又怎能坐视汴京危殆呢?

    既然如此,难道咱们就不能先下手为强?比如海州抢先出手拿下汴京,不好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rulianshi.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