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十六章:杏林暗香引机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六十六章:杏林暗香引机缘 (第2/3页)

将床头稍稍垫高,或许能舒畅些。平日里,若无大风,清晨或黄昏可于空气流通处缓慢行走片刻,活动筋骨,但切不可劳累。”

    她说的都是些简单易行的护理方法,结合了中医食疗和现代康复理念,却恰恰说中了老者日常的痛处,尤其是垫高床头这一点,是他自己摸索出来却未曾对人言及的缓解之法。

    老者眼中惊讶更甚,看向屏风的目光多了几分郑重:“夫人观察入微,所言句句切中要害。这些调理之法,老夫记下了,定当一试。多谢夫人指点!”

    这一次的道谢,比之前对老太医的感谢,多了几分真心实意。老者拿着药方去抓药,步履似乎都轻快了些。

    这只是“济世堂”日常的一个小插曲,林微并未在意。然而,数日后,孙管事却带来一个消息:那位城西书院的老者,竟是致仕多年的前国子监祭酒,当代大儒,文坛泰斗——周文渊老先生!

    周老先生门生故旧遍布朝野,虽已致仕,但在清流文官中影响力极大,连永嘉帝见了他都要尊称一声“周师”。他因性情耿直,不喜朝堂纷争,早早便致仕归隐,潜心学问,等闲不与人往来。

    “周老先生对王妃的医术……呃,是调理之法,赞不绝口。”孙管事禀报道,“老先生回去后依言而行,加之老太医的药方,咳喘之症竟大有缓解,夜间也能安睡了。他特意让书童送来一副亲笔所书的‘杏林春暖’匾额,说是赠与医馆,聊表谢意。”

    “杏林春暖”,这四个字寓意深厚,是对医者仁心的最高赞誉之一。由周文渊这样的大儒亲笔题写,其分量之重,可想而知。

    楚瑾宸得知此事后,沉思良久。他深知这位周老先生在士林中的地位和其刚正不阿的性子。能得到他的认可,其价值远超千金。

    “这是个意外之喜。”楚瑾宸对林微道,“周老先生从不轻易赞誉他人,更遑论赠予墨宝。此事若传开,‘济世堂’乃至瑾王府在清流文官中的名声,将大为改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