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各怀心机,风雨同舟 (第3/3页)
营。其二,针对粮价,除平粜外,可鼓励民间储粮,官府可提供简易地窖修建技术或小额借贷,将民间的力量也动员起来,共度时艰。其三,也是最重要的,天工院农事司必须加快步伐,尽快推出切实可行的增产方案,只要我朝自身粮食产量大幅提升,西岐的粮价攻势便不攻自破!”
她的策略,更侧重于外交分化、发动群众和根本性的生产力提升,与闻仲的强硬封锁形成了鲜明对比。
比干听完,沉吟道:“太师与娘娘所言,各有道理。老臣以为,可双管齐下。边境监控不可放松,但娘娘怀柔分化、鼓励农耕之策,亦当尽快施行。当务之急,是稳定内部,提升国力。”
纣王听着三方意见,只觉得头大如斗,最后挥挥手:“就按王叔说的办!闻太师加强边防监控,苏娘娘负责安抚诸侯、鼓励农耕!务必给孤稳住局面!”
这次议事,虽然没有爆发直接冲突,但闻仲的强硬与苏妲己的怀柔之间的路线分歧,已经表露无遗。
两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拯救这个国家,但理念和方法却南辕北辙。
退朝后,苏妲己站在高高的宫墙上,望着远方。西岐的经济和文化渗透,如同水银泻地,无孔不入。
与闻仲的合作步履维艰,内部旧势力蠢蠢欲动,而那位神秘的“东海散人”申公豹,近日更是与几个东方关隘的守将过往甚密,似乎在酝酿着什么。
她感到一股巨大的疲惫和压力。逆天改命,谈何容易?每一步都如同在刀尖上跳舞,四周是虎视眈眈的群狼,脚下是深不见底的深渊。
就在这时,一名内侍悄无声息地来到她身后,低声道:“娘娘,那位杨掌柜托人送来一件东西。”说着,递上一个小巧的、密封的竹筒。
苏妲己接过竹筒,打开,里面并非书信,而是一张绘制精细的、标注着奇异符号的地图,似乎是一片陌生的海域,其中一个岛屿被特别圈出,旁边用小字写着:“风雷淬炼,或可铸锋。”
苏妲己心中一动。杨戬在这个时候送来这张图,是什么意思?“风雷淬炼,或可铸锋”……难道,他指的是……
一个大胆的、甚至有些疯狂的念头,在她脑海中逐渐清晰起来。
或许,要想在这绝境中杀出一条生路,就不能仅仅局限于朝堂博弈和经济斗争了。
她需要更强大的力量,需要能够真正震慑敌人、保护成果的“锋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