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各怀心机,风雨同舟 (第2/3页)
需要向商朝进贡的部分丝绸、美玉,转而以“公平市价”大量倾销至与商朝接壤的几个中小诸侯国,如崇侯虎、鄂侯等。
这些诸侯国本就对商朝中央心怀异志,如今能以更低价格获得往日需要重金购买的奢侈品,自然乐得接受,对西岐的好感度直线上升,对商朝的离心力也随之加强。
其次,西岐利用其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和姬昌的“贤名”,开始有针对性地吸引商朝境内的流民和工匠。
他们散布消息,称西岐轻徭薄赋,善待工匠,只要有手艺,便能获得土地和安宁的生活。
一些在朝歌因棉布冲击而破产的传统手工业者,或是对天工院严格管制感到不适的匠人,开始悄悄向西岐流动。
虽然数量不多,但这股人才流失的暗流,让苏妲己和杜元铣感到了切肤之痛。
最致命的一击,来自经济层面。西岐联合了几个产粮大诸侯,开始在国际市场上悄悄收购粮食,并放出风声,称因“气候异常”,未来数年粮价可能大幅上涨。
这一举动,直接导致了中原地区粮价的进一步波动。尽管商朝官仓尚有存粮,但市场预期的改变,使得囤积居奇之风更难遏制,朝歌官府平抑物价的努力事倍功半。
费仲、尤浑背后的势力趁机兴风作浪,将粮价上涨的罪责再次引向天工院的“巨大耗费”和苏妲己的新政。
这一日,九间殿的日常议事,气氛格外凝重。负责财政的箕子汇报了近期粮价持续上扬、边境诸侯与西岐往来密切的情况,忧心忡忡地表示,国库虽然暂时无虞,但长此以往,恐生大患。
闻仲听完,虎目含威,沉声道:“西岐此举,乃釜底抽薪之策!意在困我财政,乱我民心!大王,当立刻下令,严格限制粮食出境,加大对边境诸侯的监控!若有敢与西岐勾结者,严惩不贷!”他的解决方案,带着浓重的军事管制色彩。
苏妲己却摇了摇头:“太师,堵不如疏。严格限制易生怨怼,反而将中间派诸侯推向西岐。且我朝与诸侯贸易往来频繁,全面限制粮食出境,恐伤及自身商业。”
“那依你之见,该当如何?”闻仲语气不善地反问。
苏妲己早已深思熟虑,从容道:“其一,可派得力使者,主动与那些受西岐诱惑的诸侯接触,陈明利害,许以适当利益,如承诺以稳定价格收购他们的特产,或提供天工院的部分非核心技术支持,将其拉回我方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