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章 天工初立,星火燎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十章 天工初立,星火燎原 (第2/3页)

丈。

    “好!此议大善!”纣王拍案而起,“便依爱妃所言,设立‘天工院’!院址就选在……就在鹿台附近划出一片区域!由孤亲自督办!不,由爱妃你替孤总管此事!杜元铣擢升为天工院少监,具体负责招揽人才、管理事务!商容、比干,你二人需全力协助!”

    这道旨意一下,朝堂再次震动!设立一个前所未有的、专门研究“奇技淫巧”的机构,并由宠妃苏妲己总管,这简直是闻所未闻!

    费仲、尤浑嫉恨得几乎咬碎牙齿,却因棉花之事刚过,大王正在兴头上,不敢直接反对。商容等老臣虽觉此事有些逾越祖制,但见比干并未出言反对,反而似有赞同之意,且毕竟打着“利国利民”的旗号,便也保持了沉默。

    比干的心情最为复杂。他敏锐地意识到,“天工院”的设立,意味着苏妲己的影响力将从后宫正式延伸到国家的实务领域,权力将进一步扩大。

    但另一方面,他不得不承认,集中人才进行技术研发,对于积弱的大商而言,或许是条出路。尤其是那个“龙尾车”的图纸,他私下找工匠看过,皆言其构思精妙,若能制成,于灌溉之事大有裨益。

    这让他对苏妲己背后的“知识”来源,产生了更深的探究欲。他决定,要更深入地介入“天工院”的事务,既要防止苏妲己借此为恶,也要确保这新生事物能真正为国所用。

    “天工院”的筹建,在纣王的鼎力支持和苏妲己的暗中推动下,以惊人的速度展开。鹿台旁一片原本闲置的宫苑被迅速改建,挂上了由纣王亲笔题写的“天工院”匾额。

    招贤的榜文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发往各大诸侯国和边陲重镇,榜文上不仅列出了农事、工匠、水利、医药等传统项目,还特别增加了“格物致知,能造利民奇器者”这一模糊而充满诱惑的条件。

    与此同时,苏妲己通过杜元铣和那个神秘的内侍渠道,开始将一些基础的、超越时代但又能被当下技术条件理解和实现的知识,进行整理和“翻译”。

    她借鉴现代项目管理经验,要求对招募来的人才进行分类管理,设立不同的“课题组”,并尝试建立简单的档案和绩效评估体系。她还特别强调“实践”和“成果转化”,要求研究必须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第一批应召而来的人,三教九流,应有尽有。有满脸风霜、善于培育稼穑的老农;有双手布满老茧、能打造精良器械的工匠;有自称能识百草、疗伤治病的游方郎中;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