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rulianshi.net
第十章 天工初立,星火燎原 (第1/3页)
官仓火灾的烟尘尚未在朝歌上空完全散去,但一股更强的凝聚力和变革的决心,却在苏妲己的推动下,于王宫深处悄然滋生。
纵火案在费仲的“精心”调查下,最终以几个“流窜作案”的“悍匪”被迅速处决而草草结案,明眼人都知道这背后必有蹊跷,但暂时无人能撼动费仲、尤浑的根基。
然而,这次袭击并未能阻止棉花的推广,反而像一记警钟,让苏妲己和意识到棉花价值的比干、杜元铣等人更加坚定了步伐。
在比干的暗中支持和苏妲己的巧妙运作下,从周边郡县调拨的应急棉花迅速到位,“天衣坊”在加强守卫后,生产很快恢复,甚至因为这场风波,使得棉布在民间的期待值更高了。
但苏妲己的目光,已经超越了这次具体的危机。她深知,单靠一种作物、一座工坊,无法真正扭转国运,对抗天命。
她需要更系统、更广泛的技术革新和人才储备。那个神秘商人“杨戬”送来的“龙尾车”图纸,如同黑暗中点亮的一盏灯,为她指明了方向。
这一日,苏妲己再次于九间殿伴驾时,向纣王提出了一个更为大胆的构想。
“大王,此次官仓之火,虽未造成大碍,却也提醒了臣妾。”苏妲己声音柔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棉花之利,在于御寒。然则强国之本,在于百工兴盛。昔日轩辕黄帝造车船,螺祖养蚕织丝,方有华夏之基。大王欲求长生永固,亦需有坚实之国本为基。臣妾以为,何不效仿先贤,设立一专门机构,广招天下奇人异士,不拘一格,凡对农事、工匠、水利、医药乃至格物致知有专长者,皆可招揽,由国家供养,专司研究推广各类利国利民之新技术?此机构,或可名为——‘天工院’。”
“天工院?”纣王闻言,颇觉新奇。他近来对“实务”兴趣渐浓,觉得这比单纯的求神问卜更实在。“爱妃之意,是让孤学那黄帝、螺祖,开创百工新局?”
“大王圣明!”苏妲己顺势引导,“此举若能成,不仅能大幅提升国力,使百姓丰衣足食,更能汇聚天下英才之气运,助大王修行。且‘天工’二字,暗合天道,彰显大王顺天应人、开创盛世之雄心。届时,大王之功业,必能上感天心,长生之道,或可得其门而入。”
将技术革新与“长生”、“气运”、“功业”再次捆绑,是苏妲己屡试不爽的策略。纣王果然心动,想象着自己成为堪比黄帝的圣王,在壮盛的国运中得道飞升的景象,顿时豪情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ruliansh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