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42 校园计划的启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142 校园计划的启动 (第2/3页)

。这个方案的问题在于边界条件考虑不全,但在模型评估中显示出极强的风险预判意识。

    第三份则是周婷远程指导的那个生物识别小组提交的。他们在传统指纹比对基础上引入了皮肤纹理动态加权算法,通过微小的压力变化捕捉活体特征差异。系统测算结果显示,误识率理论值降至千万分之一以下。

    “这不是修补。”周婷看着数据流滚动的速度,声音低了些,“他们在重新定义问题。”

    李航走到她身后看了一眼结果,眉头依然没松开:“可这些方案再好,也只是纸面推演。我们现在每一毫秒的算力都在对抗真实威胁,真的要分资源给他们跑测试?”

    “你不觉得奇怪吗?”陈帆忽然问。

    李航转头看他。

    “那个握手信号,持续十一秒一次,既不加密也不传输数据,就像……在观察我们的反应模式。”陈帆站起身,走到主控台前,调出最近七十二小时的所有异常连接记录,“它不怕被发现,说明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测试。”

    房间里安静了几秒。

    “你是说,对方也在练兵?”周婷低声说。

    “所以我们也得开始。”陈帆按下确认键,启动“校园计划”的第一阶段部署指令,“真正的对抗不会只发生在机器之间,而在下一代人怎么理解这套系统。”

    命令下达后,系统自动生成权限分配策略。实验室获得低优先级测试通道,可调用非核心模块进行模拟演练。所有操作均受自动审计机制监控,一旦触发风险阈值,立即隔离并报警。

    与此同时,每位参与学生的档案被同步录入成长追踪系统。模型不再只看当前方案的质量,而是分析其改进路径、协作偏好和抗压表现。五名学员被标记为高潜力对象,其中三人进入中期培养名单。

    李航重新调度后台资源,为学生端测试环境设置了独立沙箱。他一边检查防火墙规则,一边问:“如果他们中有谁中途退出呢?或者被其他机构提前签下?”

    “那就说明我们还没做到最好。”陈帆说,“真正能把人留下的,不是合同,是让他们看到自己能走多远。”

    他说完这句话时,主控屏上正好跳出一条新消息:

    【首批学生方案完成首轮压力测试】

    行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