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 被时光掩埋的秘匙 (第3/3页)
是崩盘机制。这些人早就知道这些公司会死,但他们不阻止,反而利用死亡本身来制造信用膨胀。等泡沫够大,只要某一天宣布这些抵押品无效,整个链条就会因为基础资产消失而瞬间瓦解。”
空气仿佛凝固。
服务器风扇仍在运转,散热格栅发出细微的气流声。李航的手指停在键盘上方,没有继续操作。周婷盯着那张由线条和节点构成的风险图谱,目光落在最中央的三个标识上——那正是当前市场中最受追捧的“新经济龙头”。
她忽然意识到什么,“如果我们不做空,而是有人等着我们做空……然后突然引爆这些隐匿仓单,让市场以为是我们泄露了消息,引发恐慌性踩踏?”
陈帆没回答。他已经调出期权持仓变化表,重点观察过去四十八小时内针对这三家公司的看跌合约分布情况。数据显示,大量低价位远期合约被集中买入,交易对手集中在两个未公开身份的席位。
“不是散户。”他说,“是有组织的狙击。”
李航尝试逆向追踪这些席位的注册信息,却发现开户资料全部通过第三方顾问公司代理,签署地分散在不同司法辖区。唯一共通点是,所有合约的结算货币均为美元,且清算是由同一家托管行处理。
他输入托管行名称,系统弹出关联企业列表。其中一条记录引起注意:该托管行曾在1999年与Manhattan Clearing Syndicate签署过短期合作备忘录,负责协助处理其关闭前的资产转移事宜。
“还是同一批人。”李航低声说,“或者,他们的继承者。”
陈帆闭了闭眼。二十年前埋下的仓单,像一枚沉睡的定时炸弹,静静等待被唤醒。而现在,它不仅复活了,还成了精准打击市场的武器。
他睁开眼,看向主控台上的实时行情面板。那三家核心企业股价仍在缓慢爬升,交易量平稳,没有任何异常征兆。但在系统内部,风险评分已悄然突破阈值。
“把这些数据单独归档。”他对周婷说,“标记为‘历史预置型风险’,加入一级预警库。”
周婷点头,开始导出原始影像与破译日志。她将每一步处理过程打上时间戳,并加密存入高危情报目录。李航则继续深挖那三家企业的注册变更记录,试图找出它们与当年清算机构之间可能存在的人员交集。
陈帆站在主控台前,目光停留在刚生成的风险传导路径图上。图中,三条来自过去的虚线连接着现在的风暴中心,如同地下暗河,悄无声息地汇入即将决堤的水库。
他的手指轻轻敲击桌面,节奏稳定。就在这时,终端右下角闪过一条系统提示:
【历史仓单匹配度更新:当前做空标的中,存在同类隐匿资产的企业数量——17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