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 被时光掩埋的秘匙 (第2/3页)
T-7 / SECURITIES: 4.7M @ NVS-AQ / STORAGE-ID: XG-991231
COMEX-RESV-BLK / COLLATERAL: 12T GOLD-FUT / HOLDING-LK
ICCC-TRST-VL / EQUITY-LINKED: 389K SHARES OF WEBX, DUE-DECAY 2001
“NVS-AQ、WEBX……这些代码我见过。”周婷翻出数据库记录,“都是1999年第四季度短暂上市又迅速退市的科技股,市值最高时超过五十亿,但实际营收为零。”
李航将这三条记录手工录入测试沙箱,触发系统底层的仓单追踪模块。片刻后,红色预警弹出:“检测到三项未披露库存记录,关联当前五家核心担保企业质押路径。”
陈帆皱眉,“什么意思?”
“意思是,”李航调出抵押品流向图,“这些二十年前就被认定作废的证券,现在正作为有效资产出现在三家上市公司的交叉担保链中。估值依据还是当年的收盘价乘以流通股数——可那些股票早就归零了。”
房间陷入短暂沉默。
周婷重新打开纳斯达克1999年Q4结算备份日志——这是她早前通过校园网档案馆获取的非公开数据。她输入第一条记录中的交割编号XG-991231,系统返回一条确认信息:该笔证券确于1999年12月31日完成登记,托管方为Manhattan Clearing Syndicate,接收账户属于一家名为“Pioneer Offshore Fund”的离岸实体。
“但它从未出现在后续审计报告里。”她说,“就像这笔资产只存在了一天。”
陈帆盯着屏幕上的日期水印,声音低了下来:“不是遗漏。是有人故意把它藏进这一天——千禧年前夜,系统交接混乱,监管真空。他们知道没人会去查。”
李航继续深挖。他将三条记录对应的抵押品路径逐一展开,生成资金闭环图谱。结果令人震惊:这些早已失效的股权,竟通过多层信托架构,最终成为三家目前处于担保链中心位置企业的关键增信工具。
更可怕的是,系统显示,这三家企业近期发布的融资计划中,均以“高流动性优质资产”为名,申报了相关抵押品价值。
“它们拿一堆废纸去借钱。”李航说,“然后用借来的钱去买自己的股票,拉高市值,再拿新市值去做更多担保。循环往上。”
周婷突然抬头,“等等。如果这些仓单真是二十年前埋下的,那说明整个担保体系从一开始就是设计好的?”
“不止是担保。”陈帆缓缓站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