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rulianshi.net
第1963章 悔意 (第1/3页)
要知道,早在淞沪大战之前,日军大本营的战略目标就不仅仅是攻占上海和南京就止步。
日军进攻华夏的最终目的是迫使国民政府投降,从而让华夏成为日本的附庸国。要达成这个战略目标,首先当然是要占领南京这座华夏都城,从舆论和精神上打击华夏军民的抵抗意志。
然后是大量消灭华夏的国防部队,彻底瓦解华夏的抵抗力量。
而且以当时日军大多数高层的乐观估计,也许只需要三个月就能达成所有战略目标,从全面征服华夏。
所以战争开始的时候,日本国内并没有大规模的扩军和动员,就只是新组建了几个师团,配合原有部队侵略华夏。
但是,现在战争的进程有些超出了日本大本营的预料。
首先是预计中的攻占山西,以获得帝国急需的煤铁矿等重要资源的目标没有实现,而且在从北方抽调了三个师团到华东后,华北方面军现在只有5个师团的兵力,要想同时攻略山东、河南、山西等地,兵力明显不够。
大本营要想达到迅速逼降国民政府的目的,那就必须持续在南北两个方向保持攻击态势,这就需要向华夏北方增兵。
其次就是华中方面军历经淞沪会战和南京保卫战,现有兵力已经用到极致,后方守卫的兵力明显不足,这次被中央党部教导总队将后方搅了个天翻地覆就是实例。
而且在占领南京后,日军还要不断向南攻击,战线越拉越长,凭借现有的部队,就有些首尾难以兼顾,也需要增兵。
所以日军大本营已经在国内开始进行部分动员,准备在38年上半年新组建15个师团,加入到侵华日军的行列。
这里不得不说一句,在后备兵源的基础建设方面,这个时期的日本确实是远远强于国民政-府。
日本早在日俄战争时期就建立了初步的预备预制度,后来经过不断发展和完善,目前的预备役储备量已经达到了数百万人数之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ruliansh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