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五五零章 新安排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一五五零章 新安排 (第3/3页)

就是玩命的赶,催不催都是一个样,尽最大努力的在输送。

    主要原因在于,王言借着这一次的战事,在各地都开了皇家银行的分行,发出去的全都是宝钞,别人必须得认,不认就成军需了。

    他给运输的军卒、百姓发钱,钱又能花得出去,花不出去他们甚至赚的还更多,那自然主观能动性就拉满了。

    总结下来就是,王言就是靠宝钞提供的后勤,拿着空头支票打赢了这么一场事关大明兴衰的大战……

    也是靠着后勤,靠着空头支票,让一众将领对他好感爆棚。他也算是借着这一仗,培植了自己的势力。

    这也是为什么嘉靖要说那些话,因为他已经看到了,王言正在攫取权力。对此,嘉靖是乐于见到的。

    从私心来说,王言听话能搞钱,从公心来说,王言办事儿相当靠谱,治理地方卓有成效,是有能力让大明走向伟大的,他嘉靖躺着就成万万古之一帝了。

    李贽说太祖高皇帝是千万古之一帝,那他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自然就是万万古之一帝……

    二人连连应声说好,高兴的给王言敬酒,喝的相当痛快。

    又是喝了一会儿,王言问道:“陛下对二位将军有何安排?”

    “我等只见了陛下一面,听了陛下的勉励,就被吕公公送出来了……”俞大猷摇着头,对自家皇帝也很迷。

    王言含笑点头,又问:“那二位将军自己有何打算?”

    “我二人哪里有甚么打算?在哪里都是尽心王事,都由陛下安排就是。”戚继光很好的领会了王言的精神,说话就得提陛下。

    “照我说,老将军在南方熟悉,年岁也大了,在南方还是安逸些。听胡宗宪来信说,老将军给海军训练的也不错,今后还是在南方吧,既是镇守东南,也能守着船队经略南洋。我先前便与二位说过了,船队经营好了,海军无敌海疆,就是大功一件。”

    俞大猷想了想,说道:“治中说的在理,老夫也确实不想动地方,那就如此定下?”

    “回头我奏请陛下。”

    王言喝了口酒,转头看向戚继光,说道,“戚将军不过三十七岁,年富力强,正是当打之年。南方安稳了,北方的边事也不能轻忽。我以为,戚将军总理蓟辽军务,练兵备边,乃是最适宜戚将军的去处了。”

    “治中有意北进?”俞大猷忍不住的出声问了起来。

    “北方不同东南,局势复杂,是牵一发动全身。一地战,便是全都战。补给路途遥远,糜费甚巨。以我大明如今的国力,不宜轻启大战。还得我再施展手段,筹谋军需,寻到良机方能一战。”

    王言给了个算是明确的回答,接着说起了不过的话,“在此之前,还是以练兵防守为主,不让北方的蛮子轻易南下,扰我边民安宁。其次便是要圈定榷场,与他们贸易,赚他们的银子,最好是做到让他们都用咱们的宝钞,等到了那时候,收拾他们轻而易举,或能不战而屈人之兵。”

    在俞大猷和戚继光两脸懵逼之中,王言贴心的给他们解释了经济控制的威力,以及先进文化、思想对于底层百姓的影响与冲击。

    “这些事不要戚将军多虑,练好兵,守好边就行。做到了这些,我保你发财。”

    戚继光连连摆手:“治中误会了,我不是……”

    王言微笑摇头:“该拿就得拿,这银子你拿的心安理得。你以为这银子就是那些蛮子的?还有山东、山西、河北的大户,他们都跟北边的蛮子做买卖。咱们设了榷场,断了别人的买卖,就是赚了他们的银子。麻烦多着呢。

    这事儿真要开始做了,到时候说不得我又得被袭杀十数次喽……”

    “治中大义,全凭治中安排。”戚继光都动容了,他在王言身上感受到了强烈的让大明伟大的意愿,真的用命在为大明奋斗……

    “那就这么定了,明日我就进宫启奏陛下。来来来,二位将军,今日一醉方休。”

    ……

    日常感谢打赏、投月票、推荐票以及默默看书的好哥哥们的大力支持!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