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二章 白条迷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二十二章 白条迷案 (第3/3页)

人们平时在背后都调侃地叫他"祝纪律"。但也有人私下揭秘,说是厂里分房时,丁文亮得罪了祝玉田,不仅把他的房子分到了离厂很远的二环边宿舍,而且四十多岁的祝玉田还住在最顶层的六楼,这让祝玉田心里一直耿耿于怀。所以才找机会报复丁文亮。

    厂里维修项目今后不允许没有建筑资质的包工队承揽这个决定,让包工头刘经理大为光火。前一段时间,他不仅替人背了黑锅,偿还了不清不白的六万多元借条,本指望还能继续干下去,谁知道,厂里这个规定断了他的生计活路。他找到总务处的人表达不满,甚至扬言要揭穿真相。总务处副处长胡一刀这时已经主持总务处工作,为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就安抚刘经理,不要闹事,处里可以出人帮他办理建筑资质,让他继续在烟厂干活,这才化解了事情进一步闹大的风险。

    总务处白条清理专项检查报告,基本是林秋水精心撰写的,而最后一段的处理建议则是祝玉田亲自加上的,他的处理建议就是给丁文亮党纪和行政处分。厂领导看到报告后,心里有些担心,怕惹出其它不必要的麻烦,于是就做了妥协,最后给了丁文亮一个行政记过处分。不久之后,按照厂里当时的男五十岁内退、女四十五岁内退政策,快到五十岁的丁文亮就背着这个处分,无奈地提前内退回家了。

    这次检查,用纪委王玉章书记的话来说,就是:"林秋水这个刘罗锅,不仅为人正直,而且能力出众。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能把几年的烂账查得清清楚楚,实在是不简单。"

    可是,也有不少同事,在背后对林秋水冷嘲热讽,旁敲侧击地"夸赞"他:敢坚持原则,不怕得罪人。总务处科室和维修组的人因为再也领不到加班费了,心里对林秋水充满了怨恨,他们认为罪魁祸首就是林秋水,是他让大家少了每月的额外收入。所以,总务处的人见了林秋水,总是阴阳怪气地说些:"厉害啊,林监审,六亲不认啊"

    "你行啊,我们的钱说不给就不给了,是不是应该每月给你分点,就没事了?"

    "你那么能,以后可别找我们维修啊"之类的话。

    林秋水听出了其中的弦外之音,心里虽有些无奈,但他没有解释,因为他明白,就算解释了也没人会听,索性假装没听见。然而,他并没有因此动摇自己的原则,因为从小接受的正统教育和父亲的言传身教,早已在他心里种下了坚持原则、不怕得罪人的种子。

    林秋水清楚地记得,无论是上学时,还是工作后回到家,家人围坐在一起聊天,总能聊到半夜。说起做人的道理,父亲林承贤每次都会语重心长地说,做人要行得正,坐得端,为了国家,为了集体,就必须坚持原则,不怕得罪人。林承贤不仅这么说,更是以身作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林秋水树立了榜样。

    从小接受的教育,父亲的正面教导,像春雨润物细无声,让林秋水的性格中充满了革命的理想主义和红色的浪漫主义。他总是以电影中英雄人物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形成了简单而纯真、正直而敬业的性格特点。用林秋水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平时自己也知道要少得罪人,但是一到事上,自己那股子正直正统正气就忍不住爆发,就会像电影中的英雄人物一样,奋不顾身,冲锋上去,直到打垮敌人,直到取得最后的胜利。

    真和正的性格,硬和严的职业,一旦完美结合,就会产生强大的力量,变本加厉,如虎添翼。他本就性格耿直,如今越发爱憎分明、嫉恶如仇;本就做事认真,如今越发一针见血、一查到底;本就思想正统,如今越发坚持原则、查错纠弊;本就为人豪爽,如今越发扶弱抑强、冲锋陷阵,成为了一名坚守原则、勇于担当的优秀烟草卫士。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