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蓓蕾绽放 (第3/3页)
宫河镇有戏楼,在龙王庙的院子里,院内有几十棵合抱粗的苍松翠柏,每年的清明前后,宫河镇祭祀龙王爷,要在庙里唱三天三夜的大戏。
杨修全预料到观众太多,而龙王庙院子又小,便在镇子外的空地上,搭了一个大台子,事实证明,他是很有远见的。
商定好唱七天七夜戏,芳琴把戏单送杨修全过目,杨修全很忙,见缝插针地扫了一眼说:“你们戏班子得改革了,不能老倒腾这些古董。”
芳琴恭谨地请示,杨修全说,加点时代特色嘛。
具体怎么加?何为时代特色?杨修全没来得及说。
芳琴带着这个稀里糊涂的指使,回了戏班子,召集大家商议,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二三十个人肯定能想出应对的办法。
有的说伴奏加一些西洋乐器,有的建议穿现代服装唱老戏,还有的主张改一改唱腔,一帮人不着边际,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地乱敲。
董润祥专心致志地抽他的旱烟锅,关于这个,女演员们有意见,说被旱烟呛了,她们半个月吃饭都没胃口,而且认定,芳琴不和他睡,多半是受不了旱烟的味。
芳琴也批评董润祥,整天叼个那玩意,也不嫌累?
因此,开会时,爱抽烟的董润祥不让进会场,今天情况特殊,要开一个扩大会议,这一扩大,就把董润祥和刘爱雨给扩大进来了。
芳琴让董润祥拿主意,董润祥迷糊了一会,拿主意拍板,已是多年前的事了,他已经对杀伐决断那一套生疏了。
他疑惑地瞅瞅大家,又要抽他的烟,芳琴没好气地说出去抽。
听着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吵吵嚷嚷的,又说不到点子上,刘爱雨急得蹦了起来,说:“人家说的加点现代特色,是让咱们来点流行歌和现代舞。”
芳琴问:“你咋知道?”
刘爱雨说:“我猜的。”
蓝草莓说:“女子说得有道理,现在好多戏班子,唱戏中间总要加一场晚会,不然年轻人不买账,我们不能按老规矩打牌了。”
芳琴说:“那就准备一台晚会。”
全团所有人员齐上阵,独舞、集体舞、歌伴舞、独唱、两重唱、板胡独奏、笛子独奏、民乐合奏等等。
刘爱雨的节目是唱一首流行歌曲,姚师鼓励她,好好准备,到时我给你伴奏。
除夕晚上,演秦腔《火焰驹》,这是常贵的拿手好戏,果然博得满场喝彩,取得了开门红。
这天晚上,人们守在家里看春节联欢晚会的,远远少于看戏的。
大年初一的白天唱《金沙滩赴宴》,晚上是文艺晚会,告示提前贴出去了,太阳还没落山,附近村庄的百姓都来了,场子里坐满了人,戏班子也在紧锣密鼓地准备中。
观众之多,让戏班子的人瞋目结舌,在他们的走艺生涯中,从来没见过这么多人。
蓝草莓的一曲《小芳》,拉开了晚会的序幕,她唱戏是把式,唱流行歌曲也挺在行的。
这首歌很火,在1993年,无论你在中国的哪个角落,都能听到每一台录音机都在放这首歌。
蓝草莓在台子上唱,台子下万人伴唱,到后来,根本就听不见蓝草莓的声音了。
接下来是姚师表演二胡独奏《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他娴熟的弓法令人叫绝。
常贵唱《再生缘》,谁能想到有一副穿云裂石嗓子的须生,把这首歌唱得如泣如诉,使得台子旁的芳琴泪水涟涟,又燃起了对他的痴爱之火。
戏班子全体女演员的舞蹈《冬天里的一把火》,彻底点燃了场上的气氛,所有观众全都站了起来,一边拍掌一边跟着唱。
排这个舞蹈时,芳琴要大家都穿超短裙和紧身上衣,目的就是把最美好的曲线奉献给观众。
有人质疑,大冬天的不冷吗?再说,露着白花花的大腿,我们又不是卖肉的。
芳琴冷冷地说:“演员要有敬业精神,冷点怕啥?只要有人看我们的大腿,就是对我们的奖赏,只怕过几年,你让看也没人看了。”
芳琴的预言相当准确,仅仅是三年后,秦腔便骤然降温,没人看戏了,戏班子苦撑了半年,最后树倒猢狲散,大家痛哭一场分手了。
刘爱雨上台时,芳琴才发现她没有化妆,心里隐隐不高兴,这个女子不识趣,硬赖着不走,姚师和常贵老实了几天,又开始蠢蠢欲动,这事让她头疼。
刘爱雨走到台侧,要求把灯光调暗,一束蓝色的光带,拖曳着她,音乐过门过后,刘爱雨亮开嗓子,唱了起来:
爱一个人可以爱多久
心痛到哪里才是尽头
花瓣雨
像我的情衷
誓言怎样说才不会错
拥抱到天明算不算多
失去了你
只会在风中堕落
……
台子下,一反常态,变得极其安静,刘爱雨唱完了,观众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令碎红等人惊讶的是,杨修全不知什么时候,竟然出现在台侧,给谢幕的刘爱雨使劲地鼓掌叫好。
演出获得极大成功,杨修全代表杨氏宗族,上台慰问了全体演职人员,特地握着刘爱雨的手嘘寒问暖,让芳琴、蓝草莓、常贵和姚师打翻了醋坛子。
因为这台成功的晚会,杨修全额外发给戏班子一个大红包,大家又高兴又辛酸,看来,秦腔要落伍了,抵不住现代舞和流行歌曲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