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九十章 剩下几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九十章 剩下几人? (第2/3页)

    这就又要回到原文了。收服牛魔王一节有那么一段,“自到西方无对头,牛王本是心猿变。今番正好会源流,断要相持借宝扇。趁清凉,熄火焰,打破顽空参佛面。行满超生极乐天,大家同赴龙华宴。”

    等等,为什么这里说牛王本是心猿变?难道这里的牛魔王指的是孙悟空吗?

    到这里,就不得不加上一些大胆的想象了。

    以下纯属私货了。

    祝守一曾经一度幻想过,如果孙悟空不自封什么齐天大圣,不曾大闹天宫,甚至不当什么弼马温。他将成为什么样的妖王呢?他是不是会神通广大,雄霸一方;他会不会娶一个同样强大的妻子(或者母猴精),生一个甚至一堆天赋异禀的孩子;他本就有七个结义兄弟,数百年后他的朋友必将遍布天人三界,四大部洲。

    等等,这不就是牛魔王吗。如果孙悟空当年学艺归来后选择待在下界做个妖王,牛魔王不正是他未来最好的写照吗。

    牛王本是心猿变,今日方知我是我!

    这么理解的话,收服牛魔王这段描述的不正是禅宗牧牛孙悟空收敛心性的过程吗?收敛你的**,收敛你的桀骜,收敛你的不训,收敛你身上原本属于妖王的一切,唯有收敛心性,方可修成正果,成就露地白牛的境界,得道成佛。牛魔王一役,大白牛孙悟空最终打破顽空,与过去彻底告别,最终得赴那龙华盛会。

    佛有龙华会的说法。弥勒佛上升到兜率天内院,作未来佛。释迦牟尼说“你将会在兜率天住四千年,然后下生在龙华树下得道成佛。”于是,弥勒佛在龙华树下三次说法,度脱上中下三种根基的众生,这便是佛教的龙华三会了。想来,最后那句“龙华宴”指的便是这个。

    不论是否放开西游记版本流传的问题,牛魔王的结局都是一个早有预谋的结果。

    牛魔王的真身是一头身高千尺的大白牛。

    牛,尤其是白牛,在藏传佛教和印度佛教里都是顶级的圣生物。即使在我国民间,不提各种信仰,白牛也是极为稀奇之物,不然呢?你作为说书人或者作者,跟各位看官说闹天空的孙大圣有一位大哥,乃是一头耕田的黄牛或是水牛年久修炼变成的,你看看各位看官什么反应?他们是否答应?

    因此这猴子的大哥牛魔王,从一开始现身于孙大圣义结十兄弟,就注定了是要收归佛门的。这从三借芭蕉扇开始就有了各种端倪:老牛的正宫老婆乃是一位得道的女仙,老牛在貌美如花的二奶家里不是荒淫无度的啪啪啪和吃吃喝喝,而是在看玩丹书,老牛的新朋友乃是一群龙精蛟精,老牛的神通跟猴子相差无几,智力气度甚至略高一筹……

    试问这么一个有道行,有崇高格调的大妖怪,不收了你难道还留着做牛肉干搞春节促销啊?

    所以老牛实在是阴谋下的牺牲品,也可以说是民意的牺牲品。民间自古以来有个好传统,多半将稀奇之物上供给皇家贵族官僚,或是供奉给神圣仙佛,以换得平安健康或是一份忠心的奖赏。这大白牛不上交给国家,啊不,这大白牛不上交给佛祖,也许广大人民群众的心里真是不踏实啊。

    只是老牛临行时心里可能会这么想:我想和妻子儿子再去南山放黄犬追狡兔,跑累了就在树荫下,草地上喝一杯水酒解解渴,其可得乎?

    那么牛魔王是一个怎样的家伙?这个问题祝守一特别喜欢。

    牛魔王最早出现,是在大闹天宫之前,兄弟七个结拜,牛魔王排老大。

    他们日日欢宴,聚会于花果山。

    但是后来大闹天宫事件发生,整个过程只有孙悟空一个人去扛,其余兄弟六人并无消息。

    只在孙悟空称齐天大圣之时,另外兄弟六个也一起称圣,但出兵是没有出兵的。

    所以,后来孙悟空的齐天大圣成为了玉皇大帝钦定,而牛魔王的平天大圣并没有。

    等到了西天取经的途中,相熟的神仙妖怪们,都称孙悟空一声“大圣”“大圣爷爷”,牛魔王确实以大力牛魔王这个名号响彻江湖的。

    这说明在孙悟空被覆压的五百年中,牛魔王既没有使用花果山的旗号,也没有使用七大圣的名号,就是在纯粹的靠自己的实力来闯名声。

    参见后来牛魔王和孙悟空相见时的不冷不热。

    牛魔王一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