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一语双关呀 (第2/3页)
他一言不合就敢用棍子打晕了唐僧。真悟空可是极为尊师重道的,再生气也没动过唐僧一个毫毛的。另外沙僧去花果山找悟空讨要包裹的时候,打死了假变成他的猴子,你看六耳是怎么做的,他把被打死的猴子剥了皮,取肉煎炒同众猴吃了。这真是没一点人性啊。真正的悟空爱猴如子,怎么会吃同类?由此可见,六耳就是一个卑劣之徒,如何能听话的取经然后成为正果呢?
那为什么说这是如来陪悟空演的戏呢?我们往前看,孙悟空为什么被撵走了,就是因为他杀了几个抢劫的毛贼。这事在西游里已经是第三次发生了。第一次是悟空刚被救出来的时候,杀死了6个毛贼,唐僧要赶走悟空,第二次是三打白骨精,唐僧又赶走了悟空。前两次被赶走,那是取经初期,大家还在磨合期,彼此不了解。况且菩萨答应了悟空,取得真经后可修成正果,这时的悟空是个妖仙,也是一心想要归入主流。也就被菩萨给劝了回来。
话说有再一再二没有再三再四啊。这第三次,就不一样了。路都走一半了,又因为这个事唐僧死活要赶他走,这搁谁身上不生气。悟空没办法去找观音,观音也没办法。但是如来有办法。因为取经这个事,本来就是一场秀。唐僧师徒4个人都是被安排好了的。后边的路要保证演的又真还不能真把唐僧给搞死了,悟空的角色还是不可替代的。于是如来就和悟空做了个交易演了真假孙悟空这一出戏。
书中如来是这样对悟空说的:你休乱想,好生保护他去,那是功成归极乐,汝亦坐莲台。好家伙,这一下,就把悟空的正果给拔高了几个档次,也就是说,事成之后,悟空和唐僧是一样的佛。要不然,你看八戒和沙僧的正果是什么,一个净坛使者,一个金身罗汉。这跟斗战胜佛可差的好几个级别的。
有了这个保证,再加上如来可能又告诉了悟空取经的真相。然后就上演了真假美猴王的一出大戏。根本就没有六耳,可能就是悟空的毫毛变的。俩人打到天宫打到地府,就是演戏给大家看的,至于谛听能听出来,却不敢说,也是这个道理。最后戏演完了如来来收场,第一句话就对大家说:汝等俱是一心,且看二心竟斗而来。就没说两个猴的事,这潜台词就是告诉大家,其实就一个美猴王。最后编出个六耳猕猴,也是给悟空圆个场,要不然你前边打伤了师傅,抢走了包裹,那实在也是不好交代。
所以,在这之后,悟空知道了整个取经的真相,再遇见妖怪劫难,也不打杀,直接找后台搬救兵,走个过场罢了。
那么祝守一在这里是整理网络常见八点理论证据,大概整理一下,逐一揭破。如下:
其一:哪个真哪个假,如来说了算。即便如来说谎,大家也分辨不出。
1.出家人尚且不打诳语,如来是谁?如来说谎?这是什么脑洞?
2.作者大还是如来大?作者大吧。看原文:那獼猴聞得如來說出他的本象,膽戰心驚,急縱身,跳起來就走。
其二:孙悟空向来不尊重如来,孙悟空是西天叛逆者。如来肯定要灭了这个叛逆者,但又不可明着来。所以安排了这出真真假假的戏。谛听看破不敢说破,怕的不是叛逆者捣乱,因为地藏法力也很高,谛听怕的是把如来的戏搞砸了。
从哪里看出孙悟空不尊重如来?从哪里看出孙悟空是西天叛逆者?
前七回吗?这都58回了。如果说五圣取经是一次前往西天的旅行,那么孙悟空就是导游,他去过,路熟。最后成佛的有唐僧和孙悟空,唐僧是有字经渐悟派,孙悟空是无字经顿悟派。如来最后都说了,无字经才是至宝。有些修行者天天念有字经,但心不诚,这是仰而不信,这就是假悟空。
而真悟空不限于文字,不念经也能成佛。孙悟空并非不尊重佛,而是走不立文字的顿悟派。“谛听”是金刚经上的一个术语,“汝今谛听”,谛听就是认真听,谛听之所以能看出真悟空和假悟空,就是因为它认真的听了。悟空是一语双关,两字连着读是故事主角,分开读是修行秘诀。
其三:根据封神演义,菩提和如来有矛盾,孙悟空是菩提的徒弟,如来欲除之为快。
1.封神演义是封神演义,西游记是西游记。
2.如来欲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