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八十二 (第3/3页)
打开和关闭,只是基于核心之上的一个高权限的壳,这样做减少了系统的复杂‘性’,至少不会因为图形系统的不稳定而影响到其他程序的运行。
这样做的缺点就是对系统资源的要求高了一点,不是现在微机所能提供的当然这样的考虑是有道理的,毕竟乔伊的理解是他们在为一个高‘性’能计算机做系统,并不是微机。
也许是受到了记忆中微软那强大的影响,长久则有这样的思路,计算机的界面作为同人‘交’流的最直观的手段,并不是高不可攀的,受众面应该越多越好,君不见mac最后还不是干不过indos吗?
长久认为应该尽量的减少系统资源的消耗,这样做就必须从系统底层将图形化做起,虽说图形界面不一定要在286上实现,至少386出来的时候一定要进入实用阶段,这样图形界面‘操’作系统才能借着无比庞大的客户群存活下来。
二人都不是省油的灯,各执己见,甚至动用了各种设备模拟了两种思想的运行,结果显而易见,如果硬件‘性’能足够的高,乔伊的方法一劳永逸,而在目前的主流微机上,长久的方法更容易实现。
不过最后还是长久妥协了,他自己也知道图形界面只是手段并不是目的,为了日后不受那无穷无尽bug的影响,还是让乔伊主持工作。
研究院目前设计的图形工作站的配置异常的强大,在尽力减少成本的情况下做到了可以支持双k32处理器动态共享存储,在EC机基础上还设计了一条独立的图形总线,独立设计制造的2维图形加速卡,最低2兆的内存,高速磁盘。
在那个时代这些硬件可算是梦幻般的配置了,研究院的几百号人空前的团结主要原因也基于此——打造这个世界上最***最小巧最好用的计算机。
徐志行一向都是非常的警惕研究院的人员心理动向,如同一个母兽一般守护着自己的领地,让他百思不得其解的是研究院的人员虽然五‘花’八‘门’,怀着各种各样的心思组合到了一起,却没有出现任何军心不稳的现象,甚至没有一个人被其它公司挖走,哪怕给的待遇更高。
这个问题直到最后才有了一个模糊的答案,那就是这些家伙都是一帮技术狂人,光配置图形工作站就让他们的心理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最具代表‘性’的言论莫过于自称第一黑客的菲斯奈尔的话了:“IBM算什么,自从五年前他们就不发布大型机了,技术可想而知,再说了我可不想穿着那一身蓝‘色’的狗皮工作,不符合我的美学。至于苹果,我看不惯乔布斯的嚣张样子,仅此而已。只有EC平台才是我的选择,当然了它还不够强,不过这并不重要,我会让它在我的手上成为第一的。”
秉承着这个意念,这些家伙分工合作,飞速的完成着他们的梦想。
双处理器并行工作并不是难事,反而是k系列的传统,这项技术几乎成了招牌。至于独立的图形总线是长久建议的,虽说增加了成本,但是对于‘性’能至上的诠释无与伦比。
2兆内存就比较麻烦,鉴于这个时代的工艺条件,内存芯片不得不焊装在一块大板子上,然后才能‘插’在系统主板上,因为需要的芯片太多了,用数字来表示就是需要0.25平方米的电路板双面焊接才能容纳下这么多的内存模块。
至于硬盘,这些家伙毫不犹豫的就选择了SCSI接口,理由就是快。
有时候长久甚至怀疑这些家伙并不是在设计工作站,而是在制造小型机,要知道就连现在主流的VAX小型机也不过才配了1兆内存,有些‘性’能还不如单处理器的EC机。
真是有了完备的硬件支持,乔伊才得以在‘操’作系统上实现了各种技术,包括内存分页、映‘射’,支持各种各样的商业‘性’软件。
以上的工作进展的很快,因为都是一些成熟的技术,相当于搭积木。真正有难度的则是图形加速卡的设计制造,另外还有相应的图形软件编写,毕竟机器‘性’能再高,没有应用软件也不过是一堆废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