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210章 这叫做……三重叠加技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rulianshi.net
    2210章 这叫做……三重叠加技术 (第1/3页)

    因为这一场没有女子200米的比赛。

    所以直接进入100米的对决。

    原本陈娟看到大家都在洛桑创造了好成绩,她其实是也想试试。

    就是很可惜,这个成绩的创造可不仅仅是看场地。

    还得看你的对手。

    这方面。

    陈娟的对手就和其余人相比,大大不如。

    本来还有个奥卡巴雷,可以相互激励。

    但是谁想到呢?

    奥卡巴雷这家伙也不知道是不是前几个钻石联赛上受了刺激……

    这一次竟然在跑步的环节这么激烈。

    启动就是压枪。

    但是实话实说。

    压枪这个东西。

    可不是说你想做好就能做好的。

    你看苏神收益那么大,那是因为他有个记忆外挂。

    事实上,压枪几乎是绝对收益和绝对风险的双刃剑。

    做不好就是直接出局。

    奥卡巴雷这里就是典型!

    其实原本还能和陈娟拼一拼,一个压枪直接把自己送走了。

    看的陈娟都是一愣一愣。

    不是,小姐们儿,这么就被送走了。

    没有你谁激发我斗志去啊。

    “我们可以看到陈娟的眼神中透露着惊讶,甚至有些责怪奥卡巴雷的意思。”

    杨剑还真不是夸大其词。

    陈娟心里现在就是这么想的。

    奥卡巴雷也是搞笑。

    看着陈娟这略微有几分埋怨的小眼神?

    反而是自己不敢再看过去。

    只能一脸郁闷的被判罚下场。

    那现在问题来了,虽然是洛桑大战,但是给力的选手没有几个呀。

    你没有给力的选手,你这怎么玩呢?

    虽然也不是没有,米歇尔-李·阿耶或者阿胡雷之类,但整体水平还是太低了一点。

    前者依靠一个大顺风才能跑到10秒85。

    也就是说算硬实力的话,浙江的成绩最多只有10秒9x。

    要说明年的话,他还会比较硬。

    有个大逆风10秒97的水平。

    至于后者。

    职业生涯最快也就是10秒91,同样也是个大顺风才跑出来的成绩。

    今年也没有什么突破。

    赛季最好成绩也不过是刚过11秒。

    那怎么和自己比呢?

    嘭————————

    “比赛开始。”

    “陈娟启动就领先,他依靠曲臂起跑快速拉开身位,加速区继续加速,再一次拉开。”

    “其余人也想跟,这个地方差距就太大了,唯一有希望后程威胁的奥卡巴雷已经提前出局。”

    “那这场比赛……”

    “已经没有了悬念。”

    “陈娟最后甚至直接放水冲过了终点。”

    “10秒90。”

    “拉开第2名,大概一米左右。”

    “整个状态来看,还是相当的轻松。”

    “现在如果不出顶尖选手的话,想要给陈娟造成麻烦,恐怕不容易。”

    第二是米歇尔-李·阿耶,成绩是10秒98。

    第三是阿胡雷,成绩也是10秒98。

    第四是韦勇丽,成绩是11秒02。

    第五是美国选手加德纳。

    他的成绩是11秒19。

    第六是维雷娜·赛勒……

    到了男子100米的时候。

    这个强度才突然大了点。

    美国队加特林盖伊迈克尔.罗杰斯莱恩.贝利全员出动。

    国内这边张培猛劳逸迎战。

    “这场比赛国内因为苏神和赵昊焕都没有参加,其实在人员配置上,我们占据劣势,不过张培猛今年的状态很不错,劳逸也是,那其实还是有的一拼。”

    “就看运动员的临场发挥如何。”

    set。

    嘭——————————

    启动开始。

    起跑,作为百米比赛的起始环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它是后续加速和全程节奏把控的基础。

    因此在场8个人,每个人都很注重这个环节。

    加特林采用的是八字式启动技术,这是当今国际一流选手的主流启动方式。

    其主要特点在于膝盖内收,前5 - 7步往两侧蹬地。从力学原理来讲,这种发力方式最有利于运动员从静止状态迅速过渡到加速状态,与滑冰的发力原理有着相似之处,都是通过巧妙的侧向蹬地获得向前的推进力。

    而这一技术动作的最大难点就在于如何保持平衡,要求头部和躯干保持中立。

    加特林在这方面堪称典范,他在起跑时,头部和躯干几乎没有明显的左右水平摇摆,始终稳定地保持在身体的中轴线上。

    同时,他的肩部保持着极大的摆动幅度,并且尽可能地内收靠近身体两侧的平面,这不仅体现了他强大的大肌肉群力量,更展示了他对小肌肉群出色的协调稳定控制能力。

    即便是去年的加特林起跑技术并非如此完美,复出之后经过好几年训练,经过长期的刻苦训练和不断的技术打磨,才达到了如今这般炉火纯青的境界。

    今年总算是能拿出一点成绩了。

    可以自由驾驭。

    不过启动反应。

    还是张培猛更快一些。

    张培猛的起跑反应时在本次参赛选手中处于第一水准,枪响后能在0.13秒左右完成“听枪-蹬地-起身”的连贯动作,这源于他对起跑器压力反馈的精准感知。

    预备姿势时,他的前脚掌与起跑器踏板贴合紧密,小腿肌肉预紧张度控制合理,避免了过度紧绷导致的反应延迟。

    启动阶段,他采用“紧凑式蹬地”技术,膝盖内收幅度虽不及加特林,但蹬地角度更偏向“前向发力”,而非侧向分力,这让他在起跑后第一步就能获得更直接的向前初速度。

    与加特林“八字式启动”追求的“平衡-加速”渐进逻辑不同,张培猛的启动更侧重“瞬时爆发”,头部与躯干虽有轻微晃动,但这种晃动并未影响核心发力方向,反而通过上肢快速摆动,摆臂幅度虽小但频率快,带动下肢蹬地频率提升,形成“步频优先”的前程推进模式。

    不过加特林也不是第一回和张培猛对决。

    很清楚这名选手,启动反应有天赋。

    那既然这样,前面即便是被压过一下也没关系。

    确定了这一场战术后,加特林在前面反而没有冲的特别厉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rulianshi.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