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四七章 皇图霸业 (第3/3页)
“简拔人才、知人善任,这一点你一直做得很好,甚远胜于我。”
想着这些年受到房俊举荐、简拔、培养的人才,无论文武都已经在朝堂之上占据一席之地,心里便忍不住唏嘘感叹,这看人的眼光也着实离奇高明……
喝一口茶水,他叮嘱道:“你如今大权在握,甚至可以一己之力推动一场横跨中南半岛的战争,但越是如此便越要小心谨慎,切不可心高气傲、目中无人,尤其要顾忌英国公。”
虽然知道今时今日的儿子已经不需要他过多教导,但身为父亲还是忍不住谆谆教诲:“英国公才智高绝、心胸开阔,非是争名逐利之小人。但处于他那个位置很多时候却身不由己,贞观勋臣将他高高捧起使之拥有超然之地位,同时也将他绑架起来,必须照顾到贞观勋臣的利益。皇权更迭只是可以用作壁上观来搪塞,但如今中南半岛开战则意味着无以计数的功勋,他或许当真漠不关心,可他麾下那些个贞观勋臣却未必。而一旦你与英国公决裂,就意味着大唐军方之分裂,遗祸无穷。”
房俊执壶给父亲斟茶,笑着道:“父亲放心,我岂是那等桀骜不驯、好高骛远之人?我已经在等着英公前来与我商谈,对于他的要求可适当予以让步,否则必被刘洎之辈中伤分化。”
他可以给李勣做出让步,准许其在这一场大战之中分润一些功勋,但并不会亲自登门。
主次要分清,尽可能掌握主动。
房玄龄欣然颔首:“这样就对了!你要时刻谨记切不可将自己置于陛下之对立,无论掌握着怎样的权力、有着多大的能力,都要给自己树立一个足矣分庭抗礼的对手,李勣也好、刘洎也罢,别想着将他们踹到推翻甚至一竿子打死,因为没了他们,你就将直面皇权……此人臣所不为也。”
无论与李勣争、还是与刘洎斗,李承乾居中稳坐两方调和,皇权稳如泰山,自然可以容纳更多不谐之处。
可一旦直面皇权,便会让李承乾感受到无与伦比的危险。
而皇帝面对有可能颠覆皇权之危险,能做的只有两个——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其中再无转圜之余地。
房俊笑着,道:“我所做的非在于十年百年,甚至也不在于一朝一代,百代衣冠虽改,而诗书不绝;千年城郭虽湮,而礼乐犹存。是故金瓯可碎,而文脉难断;帝祚可移,而道统常继。庙堂霸业,终作一抷黄土;闾阎炊烟,方为太平气象。我的愿望,不过是使耕者有其垄,织者有机杼,稚子诵典于庠序,耆老含饴于庭闱,则虽无万岁之呼,实得千秋之盛。”
秦汉隋唐、皇图霸业,然则千秋过往,终是烟霭浮云、随风而散。
心存华夏文明之传承,常怀百姓之疾苦,奋进余力、矢志不渝,何必效忠于一家一姓?
房玄龄啧啧嘴,目光幽深的看着儿子,半晌才叹口气:“你这志向……较之皇图霸业何止难了百倍、千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