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4章黑暗中的摸索:洋务的微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44章黑暗中的摸索:洋务的微光 (第3/3页)

 【旁白:为了培养翻译人才和技术人才,洋务派还创办了一批新式学堂,并派遣了第一批官费留学生,远赴海外。】

    画面中,一群稚气未脱的幼童,穿着长袍马褂,站在一艘巨大的轮船前,茫然地与家人告别。

    他们,将要远渡重洋,去学习那些“西学”。

    看着这一幕幕日新月异的景象,帝王们心中的阴霾,被驱散了不少。

    他们看到,这头遍体鳞伤的巨龙,正在艰难地、一点一点地,从泥潭中挣扎起身。

    它在舔舐伤口,更在努力地,为自己换上新的、更坚硬的鳞甲。

    “看来,这大清,还有救。”

    李世民长舒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他看到了变革,看到了希望,看到了一个古老民族在生死存亡之际,所爆发出的强大求生欲。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以为,故事将朝着一个“卧薪尝胆,成功复仇”的剧本发展时。

    天幕的画面,陡然一暗。

    那个不带任何感情的旁白声音再次响起,如同一盆冰水,浇在所有帝王的头顶。

    【这场轰轰烈烈的自强运动,持续了三十年。】

    【它为中国带来了工厂、铁路、电报、新式军队……带来了无数个“第一”。】

    【但是,它从一开始,就存在一个致命的,无法弥补的缺陷。】

    画面中,浮现出四个大字,是这场运动的判词。

    【中体西用】

    【所谓“中体西用”,即主张在不改变中国根本制度(中学为体)的前提下,学习和利用西方的先进技术(西学为用)。】

    【在洋务派看来,中国的失败,只是器物上的落后,而非制度和文化的落后。】

    【他们想做的,只是给一具早已腐朽的躯体,披上一件看似坚固的西式铠甲。】

    【他们修修补补,裱糊门面,却始终不敢,也从不愿去触碰那个最核心、最根本的问题——变革制度。】

    天幕之上,出现了一个触目惊心的比喻。

    一辆华丽、巨大,却早已腐朽不堪的皇家马车。

    洋务派们,正满头大汗地,将马车上那些用来装饰的木雕、彩绘,换成一门门锃亮的火炮。

    他们将拉车的瘦弱老马,换成了马力强劲的蒸汽机。

    可这辆马车的车轴,早已被蛀空;车轮,依旧是脆弱不堪的旧木;而驾车的车夫,仍是那个抱残守缺、刚愎自用的封建王朝。

    【一场即将到来的战争,将会用最残酷的方式,撕碎这层“自强”的伪装。】

    【它将证明:一副腐朽的骨架,披上再坚固的铠甲,也终究只是一堆不堪一击的枯骨!】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