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黑暗中的摸索:洋务的微光 (第2/3页)
巨大的厂房,在中国的土地上拔地而起。
高耸的烟囱,开始喷吐出工业的黑烟。
机器的轰鸣,第一次,在帝国的腹地奏响。
【江南制造总局(上海)】
【金陵机器局(南京)】
【福州船政局(福建)】
【天津机器局(天津)】
炼钢炉喷吐着耀眼的火光,巨大的蒸汽锤每一次落下,都让大地为之震颤。
工人们在外国技师的指导下,动作生疏,眼神中却充满了好奇与希望。
很快,第一批成果,被展示了出来。
一杆杆崭新的后膛步枪,被整齐地码放在武器架上,黝黑的枪身,闪烁着冰冷的金属光泽。
一门门锃亮的新式火炮,被推出了厂房,炮口昂扬。
紧接着,画面转向了蔚蓝的大海。
福州船政局的船坞内,一艘艘悬挂着黄龙旗的新式军舰,缓缓滑入水中。
它们仍带有风帆,但船身中央那标志性的巨大烟囱,和侧舷安装的旋转炮塔,都宣告着与旧式水师的彻底决裂。
【在李鸿章等人的主持下,清政府耗费巨资,建立了三支新式海军。】
【北洋水师、南洋水师、福建水师。】
看着那成军列阵的舰队,在海面上乘风破浪,所有帝王,都感到了一阵久违的扬眉吐气。
【民用企业】
天幕的旁白继续,画面也随之切换。
【洋务派很快意识到,强大的军事,需要雄厚的财力作为支撑。于是,“求富”被提上日程。】
一口巨大的矿井,出现在画面中。
无数矿工,乘坐着升降机,深入地下,开采乌黑的煤炭。
【开平矿务局】
江面上,不再仅仅是外国的货轮,挂着黄龙旗的中国商船,也开始冒着黑烟,劈波斩浪。
【轮船招商局】
城市里,电线杆被一根根竖起,拉起了蜘蛛网般的电线。
【天津电报总局】
【旁白:这些民用企业的创办,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它们在客观上,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也为中国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气象。】
【新式教育】
画面最后,来到了一座窗明几净的学堂。
一群留着长辫的少年,不再摇头晃脑地诵读《四书五经》。
他们面前的课桌上,摆放着物理、化学的实验仪器,墙上挂着万国地图。
一位西装革履的洋人教师,正在用生硬的汉语,讲解着几何学的原理。
【京师同文馆】
【福州船政学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