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 李守贞南柯一梦 (第2/3页)
自抚视,属吏有所陈请均虚心听从。因此人人喜跃个个欢腾。
守贞初闻郭威统兵,毫不在意,且禁军尝从麾下,曾受恩施,若到城下可坐待倒戈,不战自服。哪知三路汉兵陆续趋集,统是扬旗伐鼓耀武扬威。郭威随军更是气盛无前,野心勃勃,当下已有三分惧色。凭城俯瞩过去部下,未曾发言便听得一片哗声,统叫自己为叛贼。李守贞悔恨无益,只得提起精神督众拒守。
诸将竞请急攻,郭威摇首道:“守贞系前朝宿将,屡立战功,况城临大河,楼堞完固,万难急拔。且我军仰首攻城非常危险。不若且设长围,以守为战,使他飞走路绝。我洗兵牧马,坐食军饷温饱有余。我料城中将士志在逃生,父子且不相保,况乌合之众呢!”
诸将道:“长安、凤翔与守贞联结,必来相救,倘或内外夹攻如何是好?”
郭威微笑道:“尽可放心,思绾、景崇徒凭血气,不识军谋,况有郭从义等在长安,赵晖在凤翔,足已牵制两人,不必再虑了!”
乃发诸州民夫二万余人,使白文珂督领,四面掘长壕,筑连垒,列队伍,环城围住。
本来惨兮兮的李守贞人马,现在却变得休闲自在,甚至舒服地晒起太阳来了,而城下的大兵们就混得惨了,郭威让他们修筑营寨,监工看料协助攻城,忙得就跟农民工一样。
好多天后,营寨终于筑好了,郭威让周边五县的百姓们都排好队住进盖的新家。郭威似乎把战争给忘了,大家都不知道他在想什么,当然也不敢问。
一天夜里,久困城中的李守贞突然率军出击,后汉军一片慌乱,急忙放弃堡垒撤退,李守贞也没乘胜追击,只是全力以赴地把郭威新建的堡垒都毁了,然后撤退回城继续死守。
等后汉军重新回来时,敌人已经不见了。看着满地的断壁残垣,大兵们面面相觑,好几个月的努力就这么被毁了,愤瞒、激动、劳累,再加上这些日子以来不断积压的郁闷,这些火气旺盛的大兵们再也控制不住自己,有人开始骂娘,有人却大笑起来,懂得什么叫黑色幽默了吧?就是极度的诧异弄出了让人接受不了的反差,当事人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但这时他们又听到郭威的第二道命令:再次筑垒。
军营里终于暴发出了空前巨大的粗口!这些人得重新劳动,把刚刚被毁的堡垒再筑起来。以前干什么,现在起接着练!
不过骂归骂,军令如山,又过了些日子,堡垒又出现在河中城和后汉军之间。
以后的事情就像是复制粘贴,再复制粘贴,不知道出于什么样的心理,只要堡垒出现,李守贞就会心急火燎,不计利害地率队出城,不管用什么样的代价,都一定要把堡垒毁了,然后他才能稍微恢复点理智,带着人马逃回城。
而郭威就像故意和他斗气一样,只要你来毁,我就马上重建。如此没完没了的,竟然持续了整整一年,堪称奇葩。
但是每次出入城,李守贞的人马都会减少一些,有战死的,有拆墙累死的,有借机逃跑的,就这样周而复始,李守贞的人马越来越少,墙却越来越多。
守贞计无所出,只有驱兵突围一法。偏郭威早已料着,但遇守兵出来,便命各军截击,不使一人一骑突过长围。所以守贞兵士屡出屡败,屡败屡还。
守贞又遣使赍着蜡书分头求救,南求唐,西求蜀,北求辽,均被汉营逻卒掩捕而去。城中穷蹙无计,渐渐的粮食将尽不能久持,急得守贞日蹙愁眉,窘急万状。国师总伦时常在侧,守贞当然加诘。总伦道:“大王当为天子,人不能夺,惟现在分野有灾,须待磨灭将尽。单剩得一人一骑,方是大王鹊起的时光哩。”
守贞以为不错,待遇如初。谁知被围逾年,城中粮食已尽,十死五六,眼见把守不住。左思右想,除突围外别无良策。乃出敢死士五千余人,分作五路,突攻长围的西北隅。郭威遣都监吴虔裕引兵横击,五路军纷纷败走,多半伤亡。越数日又有守兵出来突围,陷入伏中,统将魏延朗、郑宾俱为汉兵所擒。威不加杀戮好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