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09 侯益忠奸难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109 侯益忠奸难分 (第3/3页)

皇帝或未闻知,我若杀益,转近专擅。待我密奏朝廷后再作计较。”

    主见已定,便草疏奏请,疏未缮发,那侯益已离凤翔,星夜入都去了。景崇不禁大悔,甚至自诟不休。

    侯益一入都门,便诣阙求见。承祐问他何故引入蜀军?侯益从容答道:“蜀兵屡寇西陲,臣欲诱他入境为聚歼计。”

    承祐冷笑一声,令益退出【似乎有些见识】。侯益见嗣主形态,倒也自危,幸喜家资富厚,好仗那黄白物运动相臣。金银人人喜欢,宰相以下得了他的好处,哪有不替他说项。你吹嘘,我称扬,承祐年未弱冠,只道是前日错疑,即授侯益为开封尹兼中书令。

    侯益身经百战九死一生,但《五代史》对他评价并不高,认为他是墙头草,缺乏忠君精神。这评价令人失望!试想在皇帝变动如旋转木马的年代,忠君谈何容易,况且忠哪个君才对?

    却说王景崇至永兴后,后蜀兵已占据子午谷,王景崇因为自己带的兵少,想起用赵匡赞的一千多牙兵一起作战。但又怕赵匡赞的牙兵逃跑,就想在他们脸上刺字。

    牙兵军校赵思绾第一个跑来,请求在自己脸上刺字并率领部下,王景崇很高兴。将军齐藏珍私下对他说:“赵思绾凶狠暴戾,难以约束,不如杀掉他。”王景崇不听。

    三月,朝廷派供奉官王益带领赵匡赞的牙兵回京城。赵思绾等人很害怕,在路上对他的党羽常彦卿说:“赵匡赞已经落人他们手中,我们到了京城,一起送死而已,怎么办?”常彦卿说:“随机应变,你不要再说了!”

    二十四日,一行到达长安,有一个军校坐在门旁,赵思绾夺过他的剑把他砍死,手下乘机大呼大叫,打死守门士兵十几人,并分派同伙把守各个城门。

    赵思绾占据长安,向李守贞奉上表奏和御衣,请求依附。李守贞就任命他为晋昌节度使。

    王景崇暗讽吏民代求节钺。刘承祐与群臣会议,都道是王景崇诡计,不肯允行,别徙邠州节度使王守恩为永兴节度使,调王景崇为邠州留后,令即赴镇。王景崇知汉主已怀疑自己,又无法自证清白,于是迁延观望不肯遽行。正是:

    功业未成先跋扈,

    嫌疑才启即猖狂。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