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9章 老三出事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69章 老三出事了 (第2/3页)

第一个问题,东风船务要为三年后营城港区开通积极准备。”

    他看向李学武问道:“我们应该以什么标准作为发展目标?”

    “第二个问题,东风船务现有船只已经初步满足现有航线的运营需要,是否继续拓展航线和采购船只。”

    “第三个问题,在业务完成分割独立运营以后,如出现船只采购、航线拓展等业务,资金有缺口的情况下该如何筹集资金?”

    “第四个问题,也是最为关键的问题。”

    闻三儿一口气说了三个问题,见李学武瞅着他笑,赶紧摆了摆手强调道:“我现在负责东风船务,是不是要继续负责钢城的业务。”

    “好,三舅问题很多啊。”

    李学武笑着点了点头,揶揄道:“在钢城我们俩不能说天天见面吧,至少十天半个月见一回。”

    “呵呵呵——”众人已经听出了他话语背后的意思,这会儿均是轻笑出声。

    “这么长时间了,他都没跟我问这些事,今天到这来提问了。”

    他笑着讲了一句,逗得刚刚满眼严肃的众人笑过之后,见气氛有所缓和,这才一一做出了回答。

    “第一个问题啊,发展目标。”李学武敲了敲手里的铅笔,道:“这个问题不好界定,但很好回答,我心里是有清晰标准的。”

    “营城港区的建设和运营应该被东风船务视为千载难逢的机遇,是错过了这一次就再没有机会成为国内运输企业首屈一指地位的关键问题。”

    他放下铅笔,点了点闻三的方向讲道:“你要做好心理准备,一旦跟不上营城港区的运营,拿不到货运指标,东风船务的高楼大厦瞬间就会崩塌。”

    “这么想你就明白了,营城港区的开放一定会吸引来自全世界的航运企业关注,到时候渤海湾是不缺少船只的,尤其是空船回返。”

    李学武摊了摊手,道:“这些船只都是咱们的竞争对手,没有绝对的实力能跟这些企业干一场?”

    “不把他们打服了,挤出去,东风船务要面临的不是生存危机,而是破产的危机。”

    “我不能给你下明确的目标,不能跟你说应该买多少条船。”

    他手指点了点闻三儿,道:“因为买船和运营是有条件的,你得做出应有的判断和计算。”

    “我这么说你懂了吧?”

    李学武看向闻三儿点点头,然后继续讲道:“现在说第二个问题,是否继续拓展航线和采购船只。。”

    “这个也很好回答,拓展航线与否,是否采购船只,这都是东风船务内部的运营需要。”

    他看向闻三儿讲道:“有需要就做,没有需要就不做,如果这样的问题你都要问我,那我让你负责东风船务干什么?我自己做就是了。”

    “第三个问题,资金来源。”

    李学武顿了顿,讲道:“我的意见是独立划账,独立运营。”

    他手指示意了会议室内的其他人,讲道:“东风船务需要资金用于发展,其他项目也需要资金。”

    “总不能为了发展航运项目就停了其他项目,这不是不公平的。”

    李学武想了想,讲道:“如果有资金缺口,那就按照正常程序,向联合储蓄银行贷款。”

    “不行就用船舶抵押,这么大的项目还能被资金困死?”

    “最后一个问题,人事。”

    李学武看向周亚梅问道:“周总,闻总给你提意见了,你总不能老在京城不回去,人家帮忙也是有限的,你说呢?”

    “我没有不回去——”

    周亚梅被他说的很是不好意思,尤其是对闻三儿。

    在没有分割业务的时候,回收站体系下的大家互相帮助嘛。

    只是现在业务完成了分割,大家“分家”之后感情好像变化了。

    尤其是李学武用玩笑的语气讲出来,她更是觉得不好意思。

    “京城这边的事要忙完了,我调整一下就回钢城。”

    周亚梅瞅了他一眼,道:“不过顺风商贸的业务多是在津门和京城,我来京城出差也是很正常。”

    “没人说你不正常,其实你们在哪办公我不在乎,我在乎什么你们都知道。”

    李学武笑了笑,靠在椅子上摊开手掌讲道:“你就是住在海南岛,只要能保证项目发展、管理稳定,我也不会说你们什么的。”

    “所以说,三舅,接下来钢城的业务你就不要管了,将全部的精力放在东风船务的工作上。”

    他点了点桌面,强调道:“还是那句话,东风船务的机会只有一次,抓不抓得住就看你的了。”

    “保证完成任务,你放心吧。”

    闻三答应的很干脆,对自己要负责的业务信心十足。

    他的态度李学武自然满意,转头看向沈国栋问道:“你和周姐、吴老师是怎么谈的?”

    “我负责两个方面。”沈国栋解释道:“回收站的业务以及顺风商贸在京城的业务。”

    业务分割后的回收站只保留了最原始的废品收购与二手货物销售的业务,当然也包括钢城的工厂。

    去年年末,周亚梅主持在红星钢城工业区创建了一家再生能源回收的企业,也就是大号且专业的回收站。

    这里接受废品销售,也为企业提供垃圾清运与处理工作。

    此前李学武在调研和检查工作的时候就强调过,企业要做好卫生环保工作,不能出现垃圾堆如山的情况。

    工业区的企业眼见着邻居是做垃圾清运与处理的,自然知道该怎么做。

    每天都会有垃圾车将工业垃圾和生活垃圾运送到处理厂进行分拣和处理,不能回收再利用的都会还原成物质本身。

    实在没有用的都会打包卖给隔壁的火电厂,用作燃烧火力发电。

    回收站在京城本身的业务也在向这个方向发展,只是在京畿重地做实业是很复杂的事,沈国栋还在寻求以他的身份来完成组织建设。

    不能以他个人的名义办理营业执照手续,只能是以合作小组的方式申请,其他的手续就不说了。

    像什么土地、税务、卫生等等,都需要一点一点地审批。

    这一点就与钢城的废品处理厂不同,钢城的废品处理厂是在红星工业区内,只要红星钢铁集团同意,处理厂按照相关规定上交税务,就不会有其他问题。

    京城这边也能照办,比如说将处理厂放在亮马河工业区。

    这能做到吗?

    做不到,因为亮马河生态工业区拥有自己的废物处理厂,更不可能允许工业区内有垃圾处理站。

    所以沈国栋一边跑手续,也在物色符合条件需要的地皮。

    他说要负责回收站的业务,就是项目的全部。

    他说顺风商贸在京城的业务,就是负责京城分公司的意思。

    “周姐还是负责钢城以及东北其他城市的经销运营工作。”沈国栋看向李学武解释道:“这包括吉城和冰城的业务。”

    “可以,我没什么意见。”

    李学武见他要征求自己的意见,便点头同意了。

    这里面牵扯到了西琳,毕竟是项目创建之初去吉城打天下的“老同志”了,要用周亚梅统管东北业务,总得想想西琳的感受。

    李学武却想的更多,吉城的业务基本上就这样了,西琳继续留在那边的意义已经不大,是时候挪一挪位置了。

    只是这个时候还没有想好怎么调整,要动西琳就不能只挪动她一个,还会有一连串的反应。

    “吴老师的意见是杨召负责津门的工作,她负责统筹协调。”

    沈国栋看了一眼吴淑萍和于丽,这才对李学武讲了这些。

    看吴淑萍是因为这些意见由他代为讲出,看于丽是因为此前统筹协调的工作是她负责的。

    “杨召负责津门的业务没有问题,你是怎么想的?”

    李学武看向吴淑萍问道:“是建筑总公司的工作太忙了?”

    刚刚讨论了回收站、东风船务以及顺风商贸,其实李学武控制的企业还有一家,那就是东风建筑。

    东风建筑在去年完成了管理人员的更迭变换,包括股东都进行了变更,窦耀祖自动出局了。

    这还是李学武看在往昔的情分上给他几分面子,否则这种阳奉阴违、吃里扒外的行为他早就火了。

    最开始他真没想介入到建筑行业,因为他根本不懂行。

    是窦耀祖看中了他的影响力,需要红星厂的业务来生存,非要进行股份合作,这才有了李学武的指点和照顾。

    但到了后来,窦耀祖执迷不悟,觊觎身份之外的东西,贪心所带来的反噬差点要了他的老命。

    李学武没有警告他什么,是他自己看明白了,选择了急流勇退。

    现在这摊子已经完成了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上的基本变革。

    尤其是吴淑萍接手相关业务以后,更是对东风建筑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变革和调整。

    按照李学武交代的,将此前从建筑学校招来的已经实现两年以上的年轻人放在管理岗位上锻炼。

    这是李学武几次叮嘱窦耀祖他都没认真执行的举措。

    东风建筑在窦耀祖当家的时期,没少安排家族子弟任职。

    更有一些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仗着有几分工程手艺对项目指手画脚。

    吴淑萍才不管他们是谁,一把尺卡着,谁行谁留下,不行就滚蛋。

    有人不服气,见窦耀祖闭门不出,就去李怀德那里告状。

    如果是窦耀祖去找老李,老李或许还会利用他算计李学武一把。

    只是这些小虾米他哪里看得上,叫刘斌撵了出去。

    李怀德如此态度,这些人心凉透了,联合建筑这边更是不管他们。

    所以接手东风建筑,担任联合建筑副总以后,吴淑萍威严的一面展露无疑。

    以前她在讲台上都没有这么严肃过,只是坐在办公室当领导,自需要足够多的威严来维持领导形象。

    “我想整顿一下东风建筑,看看有没有可能做点什么。”

    吴淑萍坦然地讲道:“这几年京城和津门的建筑行业发展还是很快的,尤其是个人住宅业务。”

    “建筑是一个养人的行业,能有更多的年轻人加入进来。”

    她或许是想到了自己以前的遭遇,那些年轻人的乖张狠厉。

    还是有教师的责任担当,她希望这一代年轻人有所为有作为。

    城市的年轻人去农村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