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rulianshi.net
第69章 老三出事了 (第1/3页)
“定时间了吗?几号往回走?”沈国栋给闻三儿点了一支烟,余火又给自己点了一支。
闻三儿回京参加李学才的婚礼,同时也是参加回收站的会议。
于丽、闻三儿、沈国栋、周亚梅、吴淑萍几人都在会议室。
李学武进来的时候他们正吃着水果,喝着茶水开起了茶话会。
“14号的飞机,飞奉城。”
李学武随便找了个位置坐下,放下手里的笔记本说道:“时间有些仓促,大家有什么事尽量说。”
“这几天你还有别的活动?”
于丽隔着几人看向他问道:“不是算休假吗?”
“是休假。”李学武点点头回答道:“可你有见我真正休假的时候吗?”
“那这假期不休也罢。”
于丽好笑地讲道:“休假比上班还累呢。”
“在钢城休周末至少免了路程奔波之苦。”
闻三儿笑着讲道:“你跟我还不一样,善英娘仨还能去看我,小宁工作又忙,想看你都没时间。”
“前段时间去住了几天。”
李学武拿了桌上的葡萄尝了一口,点点头说道:“还挺甜。”
“红星村的新产物。”
于丽看了眼沈国栋,给他解释道:“是国栋建议他们种葡萄的。”
“嗯,这个建议挺好的。”
李学武抬起头看向他问道:“怎么想起让他们种葡萄了?”
“卫三团的垦区死了一大片果树,我找农学院的老师给看了看。”
沈国栋解释道:“老师说山上有一片地不适合栽种果树,倒是很适合种植葡萄。”
“前年卫三团试种植葡萄成功以后,去年红星村也跟起了风。”
他看向李学武讲道:“种植葡萄确实比载重其他果树经济价值要高一些,应季水果缺口很大。”
别看他这么说,实际无论卫三团垦区还是红星村的经济作物基本上到不了经销市场,只一个红星钢铁集团服务部就能吃下全部。
这还得说土豆、萝卜、白菜啥的,是去掉卫三团自留供给以外的部分,像是水果啥的早分吧没了。
就是这桌上摆着的葡萄,京城老百姓家里哪能随便吃啊。
有心灵手巧,善于伺候果树的可能会在院子里栽种几颗葡萄藤,真到了葡萄成熟的季节,可以享受葡萄自由的快乐。
只是这样的条件太少太少,就是李学武家里有较大的院子,也栽种了瓜果梨桃,但真正吃到嘴里的十不足一。
“什么时候能形成规模化和产业化就好了。”
李学武只就葡萄这个话题点了一句,没有再往深了说。
红星村和卫三团栽种什么果树,畜养什么家畜都会听沈国栋的意见,因为他负责渠道销售工作。
以尹满仓谨慎小心的性格,是不会轻易介入城市供销系统的。
别看他在红星村一言九鼎,独断专行,但在村外绝不张扬。
在当前的形势下,红星村的干部们看得很清楚,他们种地、种植经济作物没有问题,但真将这些产物变现就是跨过红线的问题了。
将经济作物卖给沈国栋就没有问题了吗?
当然没有,沈国栋掌握着合规的经销渠道,手里还有卫三团、国际饭店、钢铁集团等单位的物资采购合同。
现在的回收站不比以前,无论是业务体量还是人员数量都无法做到低调到不引人注意。
唯一消除隐患的办法就是合规经营,在一定程度上做自我限制。
已经划归津门顺风商贸的经销业务依旧坚持不做个人业务,不会将任何商品销售到个人手里。
完成资源整合和业务分割独立的回收站则坚持不做企业业务。
李学武召集回收站和顺风商贸骨干力量开会,就是要对几个企业业务整合后进行总结和协调。
“要不我先说?”
于丽看了看李学武,见他点头便先开口讲道:“今年是俱乐部正式运营的第三年,发展会员总数112人,青年汇发展会员总数157人。”
“俱乐部会费收取88300元,服务盈利235687.63元,运营支出……”
她的汇报是从报账开始,是将俱乐部正式运营两年后的情况统计做了汇报。
包括现阶段俱乐部常驻会员、教练员数量、服务员数量,以及服务项目的运营情况等等。
在财务汇报的最后,她看向李学武讲道:“俱乐部创建所欠款项在今年的6月份已经全部还清。”
“从6月份开始,俱乐部营收足以支撑各项目的日常运营。”
“好,终于不用拉饥荒了。”
李学武笑着带头鼓起了掌,看向她讲道:“小琴书记要感谢你,应该给你写表扬信了。”
“表扬信可以有,但现在还有个紧要的问题需要你做主。”
于丽听了他的夸奖矜持地笑了笑,但随后认真了表情讲道:“回收站、顺风商贸以及东风船务业务整合调整,俱乐部要归属给谁?”
她强调道:“俱乐部现在除内部服务部、餐厅、招待所以外,在一监所、三监所等监所单位还有服务部,这些业务应该归属给谁?”
“俱乐部不做划拨。”
李学武微微皱眉讲道:“这是团体项目,咱们只是做运营管理,产生的经济收益也应该用于俱乐部服务品质和设备维护等方面。”
他手里的笔敲了敲,讲道:“你负责俱乐部的项目,一定要管好账,这本账不与咱们其他项目互通,这是红线。”
“至于说俱乐部以外的营收项目。”李学武看向沈国栋问道:“能不能整合到顺风商贸去?”
“能是能……”沈国栋犹豫了一下,先是看了于丽一眼,这才解释道:“这样俱乐部的营收项目就少了,利润也就少了……”
“够用就行,先进行资源整合,不要把摊子铺的太散乱。”
李学武一锤定音,对于丽讲道:“以后俱乐部还会有新的营收项目产生,这一点是肯定的。”
于丽很认真地听着他讲话,并没有因为俱乐部以外的营收项目被剥离而不满,这又不是她的企业。
说一句直白的话,如果哪一天李学武调她去别的项目发展,俱乐部的一草一木她还能带走吗?
由回收站发展起来的几个项目纷纷独立运营,甚至分割了回收站原有的业务,有见沈国栋不满吗?
回收站墙上挂着的营业执照上没有李学武的名字,但大姥的名字排在了最前面,也是小组长的身份。
严格意义上来说,今天坐在这里给他们开会的应该是大姥。
但所有人都很清楚,能决定回收站以及其他项目命运走向的是李学武,是除了这些项目还拥有更高身份的领头羊。
“我的意见是俱乐部的围墙是物理意义上的边界,但服务产生的价值不受围墙所限。”
李学武看向于丽问道:“你明白我的意思吧?”
“明白,我会按刚刚的决议完成业务分割和交接。”
于丽很清晰地应了一声,点头表示明白了。
这有什么不明白的,俱乐部赚再多的钱也只是替李学武维持交际关系的一个平台。
基于信誉和原则,俱乐部的钱李学武是不会用的,所以才有了那句“够用就行”。
李学武也说了,俱乐部的围墙只是物理边界,服务产生的价值没有边界。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俱乐部以后的营收项目只能在围墙之内,但抛除营业地点限制以外的服务所产生的价值不受这个条件约束。
比如说,有会员从俱乐部餐厅订了一桌席面,请送到家里。
在服务的过程中所产生的费用,包括运送费用、服务费用以及其他费用怎么算?
当然算俱乐部的营收。
于丽已经看见李学武给她画的线了,那以后就按照这个线办。
能确定李学武不会将俱乐部划归到某个项目之下于丽就已经很满意了。
她在会议以前猜测李学武会不会将她调走,俱乐部划到回收站进行运营和管理,哪怕是沈国栋代管呢,对她来说也是个打击。
别挖了,她从俱乐部成立之初就在这里工作了,除了娄晓娥在这里负责创建的一段时间外,其他的运营管理都是她在负责。
包括前年末为李学武单独成立的办公室,她还是办公室主任。
人得学会知足,对吧?
回收站体系内除了李学武特别信任的几人,很少有长时间在一个单位任职的情况。
今年调整了十三太保的任职,明年是不是就要调整他们了?
吉城的西琳、边疆的丁万秋、京城的沈国栋,他们要不要变化?
李学武不是一个随意能信任别人的人,他的谨慎体现在了方方面面。
这一点没有人比于丽更了解他,也充分理解他的小心。
第一次参加这种会议的周亚梅和吴淑萍看着于丽做汇报,心里也稍稍有了一点底。
“我说说东风船务吧。”
闻三儿将嘴里的烟头按灭在了烟灰缸里,讲道:“我是今年五月份接手的东风船务,此前是李文彪管理,后来是周亚梅同志代管。”
“当然了,以前我也负责过东风船务的业务,后来去港城以后就没再管这一片。”
他点了点头,继续讲道:“这次回来继续负责东风船务的工作,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巨大的变化。”
“这不仅仅是形容东风船务,也能从诸位所负责的业务上看得出来。”
闻三儿看了看手里的笔记,咳嗽了一声,看向李学武汇报道:“东风船务现有千吨级货船43艘,五千吨级货船一艘,一万五千吨集装箱货船一艘……”
“当然了,大家也都知道一万五千吨的集装箱货船不在东风船务手里运营,这里只是提一嘴。”
他按了按面前的笔记本,讲道:“在过去的三年时间里,东风船务发展迅速,从原有的27条千吨级货船发展到了现如今的兵强马壮,通行四海,这离不开……”
李学武听着他的汇报有种回到集团开会的感觉,这老小子贫了。
讲工作、讲成绩的时候还不忘讲一讲团结和感谢。
“说说有没有什么困难。”
李学武还是给他面子,直到他讲完这才问了一句。
闻三儿倒是有所准备,按照手里的笔记本做了提问。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ruliansh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