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8章 怕的要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68章 怕的要死 (第3/3页)

现的如此直接,也是看出了她的心态和情况。

    当初他提拔起来的人,以及李怀德后续安排的人,不能把对方逼急眼了才动手收拾他们。

    李学武出手,总比高雅琴动手来的强,尤其还涉及到了李怀德。

    集团上下,一旦攀上李总的高枝,有些人便得意忘形,以为除了了李怀德没人能治得了他们。

    就算是有也远在钢城,他们是没想到,高总不按常理出牌啊。

    ——

    9月10日,联合工业报正式发文,通报了有关于红星钢铁集团筹建国际饭店项目的详细内容。

    受多家储蓄银行以及圣塔雅集团的支持,红星钢铁集团决定建设新的国际饭店,以国际服务为标准,以国际酒店建设条件为标准。

    该项目依旧是由法国以及欧洲著名设计师会同国内众多建筑设计师共同完成设计部分。

    施工总包单位则由联合建筑工程总公司来负责。

    红星钢铁集团筹集资金,为应对国际贸易发展,构建品牌饭店,是要建设新时代、现代化的标准型服务项目。

    按照设计要求,该项目是国内最高建筑,设计师团队将同建筑单位一同挑战百米极限。

    在宣传报道中不难看出,圣塔雅集团就是想要在京城设立一张广告牌,没有什么比国内第一高楼更有代表性和宣传性了。

    报道中给出了此前各方面猜测的数据,真实地体现了红星钢铁集团的魄力与坦诚。

    国际饭店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8650平方米,地上26层,地下3层,高101米。

    大楼兼具了这个时代的稳重性,又添加了法式的浪漫与大胆,更融合了中式建筑元素。

    地上1~3层为裙房,4~14层为笔直向上,15层以上逐层向内收拢形成阶梯状退台。

    国际饭店1层为大厅,2~3层为餐厅、舞厅与会客室,4~13层为普通客房,14层为高档餐厅和舞厅,15~19层为高级客房,20~21层为设备用房,26层为观景台。

    如此大胆豪横的设计,宣传报道一铺开,所有人都在惊呼,这就是摩天大楼了吧?

    就在宣传报道发热的同一时间,红星钢铁集团由综合管理部牵头,组织处、监察处、人事处等多个部门配合成立工作组,针对销售企业展开为期两个月的巡查调查。

    消息一经传出,集团内部便像炸了锅一般,议论纷纷。

    大家都在讲,是不是领导对庄苍舒有了意见,一年查两回,上半年一回,下半年一回。

    如果对庄苍舒真的不满意,那直接调走他就是了,为啥老是对销售口下手呢?

    这个问题没人能回答的准确无误,大家只知道销售口要遭殃了。

    看看这一次下去调查的工作组成员组成就知道了,来者不善啊。

    要是真查不出来两个,他们的面子上也不好看,不就是无能了嘛。

    所以即便庄苍舒一听到消息便出来活动,可也没能消弭掉这种消极的影响。

    他真是欲哭无泪,上半年销售总公司就被秘书长收拾过一次了,下半年还来?

    李学武在京的消息他已经打听到了,是因为要参加与沈飞谈判方案的最后会议才留在京城的。

    真的没想到,秘书长还能管他们这件闲事,真是倒霉透顶了。

    庄苍舒现在只想搞清楚一件事,由综合管理部牵头的工作组到底是要查谁。

    真要查他,那他就不劳工作组费劲了,直接来集团接受审查。

    如果是查其他人,那他也不想工作组费劲,把名单直接交给他,他一定清理门户。

    只是要弄清楚这个问题,就不得不同秘书长沟通和协调。

    上一次秘书长已经给过他机会了,他哪里有脸再去找李学武。

    他是没脸了,可劝着、求着张松英去打听消息,庄苍舒知道张松英在李学武那边有点门路。

    张松英有什么办法,她是销售口的人,庄苍舒还是她的顶头上司。

    庄苍舒是从津门贸易管理中心主任升任销售总公司总经理的。

    如果说集团对他缺少信任,那也不用安排他担任如此重要职务。

    只是最近一年他的工作表现实在难让李学武满意。

    张松英找到李学武的时候,他正在听技术处组织的情报分析会。

    不要误会,更不要见到情报二字就觉得到了谍战的环节。

    工业情报、技术情报也是情报,也是企业急需了解的重要知识和渠道。

    “月初,魔都汽车制造厂完成了国内第一批自行设计、自行制造的矿用十五吨自卸载重汽车生产工作,也就是大通牌 SH161……”

    分析会在职业技术学院阶梯教室举行,主讲的是华清张海茹教授,她是国内工业设计的专家级人物。

    如果不是有机会来红星厂参与实验项目等工作,说不定她现在已经不在了。

    不管是感恩也好,工作也罢,她是要为红星钢铁集团奉献全部的力量。

    刚刚她已经讲到了国内试制成功第一台大张塑料复合钢板机组,轧出了我国第一张大张塑料复合钢板,质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试验成功了第一台用于合成氨生产的大型粉煤气化熔渣炉。

    制成了超过国际先进水平的同类型的高精度圆刻线机。

    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台电子式中文电报快速收报机诞生。

    首次设计研制的东风 4型交—直流电传动内燃机车研制成功。

    国内第一台高精度摆线齿轮磨床制造成功等等消息。

    她还隐晦地提到了国内成功进行首次地下荷包蛋试验。

    这个时候张松英从后面走了进来,找到李学武的位置后便坐在了他的身边。

    阶梯教室不算很大,但能有时间来参加情报分析会的领导不多。

    都是技术处以及生产管理处的干部,张松英来这边才是意外。

    “先听课,等会议结束后再谈。”

    不用张松英开口,李学武似乎已经知道她要讲什么了。

    张松英有一肚子话憋在嘴里说不出来,只能焦急地坐在他身边,等着这次的会议结束。

    肩负着总公司总经理的嘱托和希望,她总不能半途而废吧。

    可李学武听的津津有味,她是一个字都没听进去,心急如焚啊。

    “你这样怎么做好工作?”

    会议结束后,李学武看向张松英讲道:“怎么越活越跳脱了呢?”

    “我这干着急,你倒是理理我啊——”张松英无奈地问道:“谁又招惹您了,非要如此大动干戈。”

    “什么叫谁又招惹我了?”

    李学武微微皱眉看向她讲道:“只有招惹我了,我才会管这种事吗?”

    “我又没说别的,你等会儿还有事儿吗?”

    张松英见他皱眉头,下面的话更不敢再说了。

    李学武却是扫了她一眼,道:“又是庄苍舒派你来的?”

    连教室都没出,李学武就坐在椅子上看着她问道:“是不是?”

    “您总得告诉我们到底哪错了吧?”张松英无奈地讲道:“我能确定自己没有错,可不敢保证其他人都正直负责。”

    “领导求着我过来打听消息,我能怎么办?”

    “庄苍舒越活越回去了。”

    李学武不满地讲道:“他不知道我在京城吗?怎么不来见我。”

    “他怕你怕的要死了——”

    张松英叹了一口气讲道:“我也不逼着你,真有什么问题是不是交给我们销售自己处理比较好。”

    “是你这么觉得,还是庄苍舒这么觉得,我难道没给他机会吗?”

    李学武微微皱眉讲道:“是他不懂得珍惜机会,工作越干漏洞越多,连下面都约束不到了,还用他干嘛?”

    张松英一听这话便紧张了起来,如果真按李学武说的,那庄苍舒此次凶多吉少了。

    真要在集团化前夕解除了主要负责人的职务,那基本上可以断定他的职业生涯结束了。

    “你回去问问他,一个月下去调研几次,下面的问题有没有及时发现,有没有反馈的渠道和空间。”

    李学武还是给了张松英面子,也要给庄苍舒补救的机会。

    “要是这点小事都处理不好,那他干大事就能行了?”

    “这我倒是第一次听说,是有人阳奉阴违了吗?”

    张松英皱眉问道:“是销售口的哪个部门,还是有人向您汇报了?”

    “正视问题,不要想着问题来自哪里,先开始自查吧。”

    李学武不想告诉她具体矛盾和内容,应该再将销售口的问题梳理一遍。

    “没问题,您的意见我一定会带到,只是……”

    张松英前面答应的痛快,后面却迟疑了,“庄总这边用不用来您这,或者去集团解释问题?”

    “先让他自查,要解释问题有的是时间和机会。”

    李学武淡淡地说道:“他能自己查出问题是最好的,如果查不出来,工作组帮他查出来,那他就等着回家抱孩子养老吧。”

    “是百草堂药业的问题吗?”

    张松英苦笑着问道:“如果有我们的问题,我回去赶紧自查。”

    “这不应该是临时抱佛脚,更不应该是问题突击处理。”

    李学武看着她讲道:“做管理工作不能光闷头往前跑,还得回头看看自己有哪些工作没做好。”

    “你是跑的快了,没想想后面的同志有多少跑不动了的。”

    他点了点课桌,强调道:“自我检查和反省是企业管理的必要程序,最好是从实际出发,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

    “你没想过吧,实践和总结管理办法也是有机会获奖的。”

    李学武看着她讲道:“要在实践中总结,在总结中实践,否则你永远都只是一个干活的。”

    “这是对我的批评教育吗?”

    张松英抿着嘴角讲道:“以前做管理还有自己的时间,可怎么越做自己的时间越没了呢?”

    “你要分不清什么时候是工作,什么时候是生活,你永远解决不了这个矛盾和问题。”

    李学武站起身,示意了门外讲道:“我要回家看孩子了,你去跟庄苍舒说,机会不是每次都有。”

    “是,我一定把你的话带到。”张松英随着他一起站起身,问道:“今晚你有时间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