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rulianshi.net
第一卷 第133章 承包之争 (第1/1页)
厂里要搞承包试点的消息正式传开,如同在滚沸的油锅里泼进一瓢冷水,彻底点燃了红星轧钢厂。而焦点中的焦点,就是林凡负责的“三产”公司。
谁来做第一个“承包者”?这个问题引发了巨大的争议和暗流汹涌的争夺。
保守派势力不甘心让林凡这个“改革急先锋”轻易拿到这个具有象征意义的试点。他们明里暗里活动,试图推出自己的人选,或者干脆阻挠试点进行。赵副厂长等人多次在厂务会上强调风险,要求“慎重慎重再慎重”。
一些原本对“三产”公司红火景象眼红的中层干部,也看到了机会,觉得自己未必比林凡差,纷纷活动起来,找领导表态,写方案,试图争夺这个可能带来巨大利益和声望的机会。
甚至“三产”公司内部,也出现了一些微妙的声音。有个别被林凡提拔起来的干部,心里打起了小九九:如果林凡承包了,自己还能不能保住位置?会不会被清洗?不如支持别人来承包,自己或许能捞到更多好处。
一时间,林凡仿佛成了众矢之的。支持他的人为他捏一把汗,反对他的人则等着看笑话。
面对复杂的局面,林凡显得异常冷静。他没有四处活动、拉帮结派,而是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撰写那份至关重要的《承包经营方案》上。他知道,在改革的关口,最有说服力的不是关系,而是扎实可行的方案和看得见的效益预期。
他带领几个核心骨干,闭关奋战了数个昼夜。方案涉及市场分析、产品规划、生产管理、成本控制、财务预算、人员安置、收入分配、风险抵押等方方面面。林凡充分利用了自己超前的知识和“三产”公司的成功经验,方案做得极为详实、数据充分、逻辑严密。他提出了一个看似激进但又经过仔细测算的利润目标,并设计了与效益紧密挂钩的、极具激励性的分配方案,同时,他也明确提出了个人承担风险抵押的具体数额,显示了他的决心和信心。
在这期间,四合院里也不平静。阎阜贵几乎天天往林凡这儿跑,旁敲侧击地想打听方案内容,甚至暗示他儿子阎解成可以到承包后的公司里谋个差事。林凡只是敷衍,关键信息滴水不漏。
许大茂则像热锅上的蚂蚁,他既希望林凡承包失败出丑,又隐隐担心万一林凡真成了“林老板”,权势更大,自己更难对付。他偷偷找到刘海中,煽风点火:“二大爷,可不能让他林凡一个人吃独食啊!这承包的事儿,咱们也得有点发言权才行!”
刘海中本就嫉妒,被许大茂一挑唆,果然跑到厂里,找到相熟的领导,说了一些“林凡年轻气盛”、“承包要考虑老同志意见”之类的怪话,虽然没起什么大作用,但也添了不少恶心。
易中海则保持了沉默,冷眼旁观。他知道自己已经无力与林凡抗衡,但心底里,他也并不看好承包这种事,觉得是冒险,等着看林凡栽跟头。
对于这些蝇营狗苟,林凡一概不予理会。他将全部心思都放在了即将到来的方案审议会上。他知道,那将是一场硬仗。
最新网址:m.ruliansh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