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rulianshi.net
第一卷 第132章 新的政策春风 (第1/2页)
时令进入初冬,四九城的天空时常蒙着一层灰蒙蒙的色调。但一股暖流却悄然吹遍了各大国营厂矿——中央关于进一步扩大企业自主权的政策细则正式下达了,文件中明确提到了可以在部分有条件的国有企业试行“承包经营责任制”。
这份红头文件像一块巨石投入湖中,在红星轧钢厂引起了前所未有的震动。厂领导班子连续开会学习讨论,中层干部和普通工人们也都在食堂、车间、更衣室里热烈地议论着。
“承包?什么意思?把车间包给个人?”
“那不是成了旧社会的包工头了?”
“听说能多劳多得,干得好能发大财!”
“扯淡吧,万一赔了怎么办?喝西北风去?”
各种声音,有期待,有疑虑,有恐惧,有兴奋。大多数习惯了“大锅饭”安稳日子的人,对未知的变革本能地感到不安。但也有一小部分头脑灵活、有闯劲的人,从中看到了巨大的机遇。
李厂长敏锐地抓住了这个风向。在一次厂务扩大会议上,他拿着文件,语气激动地对包括林凡在内的核心骨干说:“同志们,春风来了!这是打破僵局、让咱们厂焕发新生的天赐良机!我认为,我们厂完全有条件进行试点!特别是林凡同志负责的‘三产’公司,效益好,机制活,可以作为承包试点的首选!”
这话一出,会议室里顿时炸开了锅。保守派的代表,一位姓赵的副厂长立刻表示反对:“厂长,慎重啊!承包制,听着就好,做起来风险太大!把国有资产交给个人经营,亏了算谁的?工人安置怎么办?搞不好就是国有资产流失,是要犯大错误的!”
支持改革的另一派则据理力争:“改革就是要敢闯敢试!‘三产’公司本来就是新事物,效益有目共睹,让有能力的同志承包,更能激发活力!总比现在有些车间半死不活强!”
双方争论不休,焦点自然而然地集中到了“三产”公司的实际负责人林凡身上。他既是改革的受益者,也是改革理念的坚定实践者,更是李厂长心目中承包者的不二人选。
赵副厂长把矛头指向林凡:“林凡同志,年轻人有冲劲是好事,但承包不是过家家,要负全责的!你敢保证一定能盈利?能保证工人收入只增不减?能保证国有资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ruliansh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