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嬴稷:我现在赔礼道歉还来得及吗? (第3/3页)
地的叛乱至今没能平定下来,司马错带走了大部分的秦军精锐。
即便秦昭襄王想要打,也没这个底气。
一番无能狂怒之后,他只能选择向秦霄低头。
在秦昭襄王的命令下,四朝老臣樗里疾在白起的护送下,千里迢迢赶到新郑,与秦霄会面。
秦霄大军围困新郑已经有半个多月,不过连试探性的进攻都没有发起过一次,非常的安逸。
听闻白起到来,秦霄当即来到大营外相迎。
“白起,可算把你给盼来了!哈哈哈!”
秦霄仿佛没看到樗里疾一般,直接走向白起,大笑着说道:“怎么样?终于想清楚了?来跟我干吧,嬴稷那老阴哔能给你的,我只会给的更多!”
听着秦霄讥讽秦昭襄王的话,白起和樗里疾都十分的尴尬。
毕竟名义上,两人都是秦国的臣子。
只是,两人也都知道,这事是秦昭襄王不地道在先,也让他们没办法责怪秦霄。
“咳……”
白起干咳一声,没有接秦霄的话,介绍道:“少良造大人,这次出使,以丞相樗里子大人为主,在下只是护卫……”
就算白起确实是有心投靠秦霄,就这么当着樗里疾的面,肯定也不好意思开口。
秦霄没有为难白起,和樗里疾打了个招呼,将两人迎进大营。
没有太多的客套,秦霄直接开门见山,对樗里疾问道:“嬴稷派你来求和?”
“咳咳……”
听到秦霄这么直白的话,樗里疾险些岔了气,咳得面色通红。
过了好一会,樗里疾才缓过气来,怪异地看了秦霄一眼,开口道:“少良造大人,此前我们沟通不畅,多有误会。大王得知少良造大人误会了他的意图,便派老夫来向少良造大人解释一番。”
说着,樗里疾拍了拍手。
门外的护卫立即抬进来两个大箱子。
箱子打开,里边满满的全部都是竹简。
“这便是少良造大人所要的练兵法,乃是秦国数百年积累的精华,还望少良造大人慎用。”
樗里疾率先给出诚意。
秦霄打开系统面板,确认了一下,秦昭襄王倒是没有在这上边造假。
这些练兵法的记载,都是真的。
也都是系统认可的“兵种蓝图”。
只要让手下的统帅学会,就能训练出【秦之锐士】这个兵种了。
当然,对应的兵源、装备等等,要求也会很高。
不过和兵种蓝图比起来,这些都是小事。
“先是言而无信,肆意毁约。如今见形势不妙,又想以一句误会轻飘飘的带过去?”
秦霄并未因为【秦之锐士】的兵种蓝图,就轻易松口要和秦国缓和关系。
以秦昭襄王的性格,若是自己这一次轻飘飘地放过秦国。
那么下一次,对方还是会照样把自己往死里坑。
必须要把秦昭襄王给打疼了,让他记住这一次的教训。
日后再合作的时候,才能安心,不用担心背后被人捅刀子。
因此,面对樗里疾率先拿出的“诚意”,秦霄连表情都没有半分变化,反而抓着秦昭襄王毁约的事情穷追猛打,一副你不给我一个交待,就别想好过的态度。
樗里疾十分的头痛。
但他也知道,一来,秦国理亏在先。
二来,伊阙、武关、函谷关这三处重要的关隘都在秦霄的威胁之下,这局势对秦国太过不利了。
再加上巴蜀的叛乱,无论如何,秦国都必须要安抚好秦霄。
否则,万一真的打起来,秦国即便是赢了,也要元气大伤。
何况,在樗里疾看来,面对秦霄的百万大军,秦国在不能动用大部分【秦之锐士】的前提下,胜率实在是不高。
打,没有底气。
那么就得低声下气地求和。
别看秦国自从秦献公河西之战大胜魏国以来,一直强势到了现在。
但,该认怂的时候,还是怂的很彻底的。
秦惠文王时期,秦国为了破解“外交困境”,便割让了大量的城池。
最多的时候,甚至连商於、河东,乃至于河西的部分领土都割让给了赵国、魏国、楚国。
当然,这些割让出去的城池,没过多久,又被秦国给打了回来,甚至还赚了更多的好处。
但有过“割地求和”的历史,秦国对于低头、丢面子这种事,已经是没有那么难以接受了。
樗里疾在来之前,就已经问清楚了秦昭襄王的底线。
虽然这种谈判不可能一上来就把底牌揭露出来,但他也知道,必须要付出一定的利益,让秦霄看到秦国的“诚意”,才有可能谈妥。
思索了片刻,樗里疾缓缓开口,说道:“据闻少良造需要一块立身之地,大王愿将河东封与少良造,不纳贡、不收税、不征丁,完全由少良造自己管理。唯一的要求是,少良造从武关、伊阙撤兵。”
河东之地,对于秦国来说是颇为重要的领土。
丢了这块地盘,秦国东出,就只能走函谷关一带。
而现在,函谷关外基本上是秦霄的地盘。
再加上,秦国已经听说,韩国打算将平阳“送”给秦霄。
若是秦霄取了平阳,就能直接对秦国的河东构成威胁。
到时候,南北两个方向东出的路都被秦霄封死,秦国会非常的被动。
与其如此,还不如割让掉相对没那么重要的河东,换取函谷关、武关、伊阙三处重要关隘的控制权。
从河东出兵,只能威胁到韩国、赵国。
而从函谷关出兵,却能威胁到整个中原腹地和楚国。
再加上,河东和河西之间有黄河天险,防守不成问题。
而函谷关若是失守,整个关中都会处于秦霄的兵锋威胁之下。
一个只是关乎于利益,而另一个却关系到秦国的生死存亡,哪一个更重要,不言而喻。
“陛下,秦国此举有陷阱。若是取了河东,秦国就不再和赵国接壤,北方压力大减……”
郭嘉一眼便看穿了秦国的“小算盘”,低声提醒秦霄。
不过,关于是否要接受秦国的“议和”,郭嘉并没有给出自己的建议,任由秦霄做出判断。
和秦国合作,或者不和秦国合作,各种利弊早就分析得很透彻了。
此时,也不需要额外的提议。
是否接受秦国的条件,只取决于秦国付出的筹码,是否大到让秦霄心动。
河东之地虽然不错,但秦霄并不会在这个世界长期停留。
有多少领地,最后都是要送出去的。
仅仅只是领土,秦霄并不看重。
沉默了片刻,秦霄摇了摇头,说道:“我对河东之地没有兴趣。我又不会在这方世界停留太久,带不走的土地,要之何用?”
微微停顿,秦霄继续说道:“我只对特殊宝物,或者人才有兴趣。若是嬴稷想要回伊阙、武关,就在这方面想想办法,不要拿土地来糊弄我。”
秦霄已经不是第一次在秦国高层面前说自己不会在这个世界停留太久的话了。
第一次说,秦昭襄王和樗里疾都不信。
第二次说,他们半信半疑。
现在,秦霄连领土都不要,又把这个说法拿出来,樗里疾心里难免就有了几分相信。
毕竟,对于任何人来说,最重要、最有价值的,便是土地和城池。
只要是有野心的,无论是诸侯还是贵族,都不会对土地无动于衷。
哪怕是樗里疾自己,在秦国之内也有一些封地。
虽然这些土地名义上是秦国的,但实际上和国中之国没有太大的区别。
除了征税、征丁之外,其余的一切都由各个被分封的贵族自己治理。
几千年的分封制度,不是那么容易消亡的,早已成了全天下的“共识”。
哪怕是秦国,在一统六国之前,也不会轻易去碰这些原则性的问题。
秦霄说不要土地,樗里疾立即就相信了,秦霄不会在这个世界停留太久的话。
不然,根本没法解释秦霄为何对河东之地无动于衷,反而要练兵法、宝物、人才这些“价值不高”的好处。
“少良造曾言,对秦国朝堂上一些人才颇有兴趣。”
樗里疾犹豫了一下,将秦昭襄王给出的条件略作修改,开口道:“若是少良造不要河东之地,那么可请少良造在秦国朝堂任选三人。”
秦昭襄王给出的条件本来是一人。
但这是在河东之地之外,另外附加的条件。
秦霄不要河东之地,樗里疾便自作主张,修改了条件,将人数增加到三人。
别看只是三人。
如果秦霄索要的是秦国的重要大臣,必然会对秦国朝堂的运转造成不小的影响。
要消弭这些影响,哪怕是以秦昭襄王的手段,也要花费一番力气。
人才?
你要说这个,那我可就不困了。
秦霄眼前一亮,下意识地看了一眼白起,开口道:“三人?恐怕不太够吧?”
“三人,已是极限了!”
樗里疾生怕秦霄狮子大开口,连忙强调道:“最多三人,再多,秦国朝堂运转便要出大问题,王上绝不可能同意!”
“好吧,三人就三人,不过要再加普通官吏三百人。”
秦霄露出遗憾的表情,退让一步,降低自己的条件。
紧接着,秦霄又说道:“若是秦国同意,并主动说服这些人效忠于我,我可以先退兵武关。”
“武关?”樗里疾一惊,追问道:“那伊阙呢?”
“伊阙是我打下来的,和秦国有什么关系?”
秦霄一副满不在乎的模样,淡淡道:“若是嬴稷想要伊阙,也不是不行。供应百万大军一年所需的粮草,必须得是精粮!什么时候送到,我什么时候退兵。”
这其实是变相地增加价码了。
不过,相较于城池土地、人才、宝物,一些粮草,虽然数量庞大,但对于秦国来说,反而是价值最低的交换条件了。
这个价码,已经超过了秦昭襄王给出的底线,但以樗里疾的身份,仍然可以做主答应下来。
他犹豫片刻,用力点头道:“希望少良造大人信守承诺。”
“放心,我可不像嬴稷那样。”
秦霄故意讥讽了一句,笑道:“我最重视承诺了,答应的事,一定会做到。除非有人故意毁约,想要空手套白狼。”
樗里疾面露尴尬之色,没有接话,岔开话题道:“不知少良造大人看上哪三位朝臣,请先告知,老夫也好设法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