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1章 赵云来投,郭嘉的劲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1章 赵云来投,郭嘉的劲敌 (第2/3页)



    【冲阵】:陷阵杀敌时,身边半径百米之内友军数量少于敌军可触发额外属性加成,基础加成幅度为10%。敌军越多,身边友军越少,提升幅度越大,最高提升100%。

    【龙胆】:被动特性,当赵云担任主将时,赵云本人及其麾下直属兵种士气锁定满值。要求:骑兵类兵种,人数低于3000。

    技能:(略)

    装备:龙胆亮银枪(暗紫色)、亮银甲(紫色)

    ……

    装备只有两件,演义中大名鼎鼎的“青釭剑”和坐骑“照夜玉狮子”都没有。

    不过后两者都是赵云在后来的征战生涯中缴获的战利品,此时还未得到,倒也是正常。

    秦霄不禁有些后悔,在释放吕布的时候,将他的装备和赤兔马都还了回去。

    要是赤兔马还在,给赵云用,绝对比“照夜玉狮子”要更强。

    ——除了枣红色的赤兔马有些不太符合赵云“银甲白马”的形象这一点可能会有点问题。

    不过,东西都还了回去,多想也没什么用,秦霄想了一会就不再纠结。

    SSS级武将,没有【统帅】职业,倒是比较符合秦霄对赵云的印象。

    历史上,赵云也不是以统兵打仗而闻名,更多的是强调个人勇武。

    无论是正史还是演义,赵云所有出名的战绩,都是彰显其个人武力,比如长坂坡的七进七出。

    而且在刘备手下,赵云更多的是担当一个“保镖”的职责。

    就像曹操身边的许褚一样。

    以赵云的实力,若是有统兵打仗的本事,刘备肯定不可能如此浪费。

    不过,单单只是作为一员陷阵冲锋的猛将,赵云不但是合格的,甚至可以说在这个时代都是最顶尖的。

    个人勇武方面,赵云几乎仅仅只逊色于吕布一人,还要在典韦之上。

    而且【冲阵】和【龙胆】这两个特性也决定了,想要发挥出赵云的最强实力,就不能让他统领太多的兵马。

    最好只率领一支小规模的精锐骑兵,专门负责冲击敌军最难啃的硬骨头。

    若是能得到公孙瓒的“白马义从”或者曹操的“虎豹骑”就好了。

    如果说三国有哪支骑兵有可能达到七阶的超凡兵种,也就只有这两支骑兵有可能了。

    让赵云率领一支人数较少,但人均七阶的精锐骑兵冲阵,那效果绝对会非常的恐怖。

    扫过赵云的属性面板,秦霄很快决定了对赵云的安排。

    不过秦霄还是准备问问赵云的想法:“我打算成立一支特殊的精锐骑兵,人数不会多,大致在两三千左右,但全员都是最出色的精锐,专门负责攻坚战。你可愿意做这支骑兵的统领?”

    赵云毫不犹豫地拱手道:“遵从主公吩咐!”

    “这段时间,你先安置好族人,钱粮物资我会让贾诩调拨一批过去,也会安排一些人手帮忙。如果有什么缺的,尽管开口。”

    秦霄想了想,继续道:“过上几天,到军中来报道。”

    赵云连忙道:“末将现在就可以入军!族人安置的事,自有族中长辈做主,主公若有需要效力之处,尽管下令便是!”

    “不差这几天,你们初来乍到,先安顿好自己再说。”

    秦霄拍了拍赵云的肩膀,笑道:“所谓成家立业,当然要先安顿好自己的家庭,再考虑建功立业的事。别着急,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先安顿好你的族人,解决了后顾之忧之后,再全心全意的征战天下。”

    听到秦霄的话,赵云生出一阵感动。

    只是他生性有些腼腆,说不来一些太肉麻的话,嘴唇动了动,最终只是化作一句:“多谢主公!末将必誓死效命!”

    ……

    收获赵云的投效,是一个意外的惊喜。

    考虑到如今中原战事已经结束,益州的战局也已经稳定,秦霄并没有让赵云直接领兵出战。

    几天之后,安顿好族人的赵云来到军中报道,秦霄直接将它扔给了高顺。

    对于给赵云统领的“特种骑兵”,秦霄思前想后,还是决定启用陷阵营。

    满编七千人的陷阵营,秦霄只训练了三千人,而且还没有配上战马,只能当做步卒来使用。

    不过,只要配上战马,这三千陷阵营,就是一支十分强大的精锐重骑。

    虽然,在没有全军配备七阶战马的情况下,“骑兵陷阵营”的阶位只能达到六阶。

    但有着超凡之力的加持,即便只是六阶陷阵营,也要比绝大多数六阶重装骑兵更强。

    起码在同等人数下,西凉铁骑肯定是拼不过陷阵营的。

    让赵云来做陷阵营的主将,带领他们冲锋陷阵,也算是能够最大化发挥陷阵营威力的安排了。

    别看这支部队人数不多,但质量却高得吓人。

    三千陷阵营,再配合上赵云这个三国时代数一数二的顶尖猛将,即便面对数万,乃至十万敌军,都敢发起冲击。

    而且还有很大的概率取得较为辉煌的战果。

    顶尖的猛将,未必能像优秀的统帅那样,将大军的每一份实力都发挥到最大,以堂堂正正的优势压垮敌人。

    但,一个顶尖猛将,在战场上,却属于那种“计划之外的变数”,往往能够让敌方主帅对占据的判断出现错误。

    而这种错误,在任何势均力敌的交战当中,都有可能是致命的。

    在得到了赵云这一员猛将之后,秦霄并未在短时间内开启下一步的扩张,而是将重心放在了中原的经营上。

    如今的天下局势颇为混乱。

    北方,袁绍、曹操、公孙瓒三家混战,人脑子都快要打成了狗脑子。

    南方,袁术和孙坚彼此征战,孙坚虽然露出弱势,但也不是一时半会能拿下来的。

    刘备这个面厚心黑的家伙还在一旁煽风点火,时不时浑水摸鱼,试图从中渔利。

    这种混乱的局面,其实是对秦霄有利的。

    诸多诸侯之间消耗越大,在未来,秦霄出兵征伐天下的时候,受到的阻力也就越小。

    这种情况下,秦霄不愿意竖立起一个太过强势的姿态来,以免诸多诸侯放下彼此之间的矛盾,联手来对付自己。

    无论是任何时代,出头鸟总是没有好下场的。

    董卓曾经那般猖獗,还不是死无葬身之地?

    在原本的历史上,第一个称帝的袁术,近乎成为北方霸主的袁绍,还有最后统一了北方的曹操,无一不是被全天下所有人共同针对。

    几次战争下来,在确定了这个世界的武力水平之后,秦霄有很大的把握完成“一统天下”这个最高难度的任务。

    但,那需要时间。

    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在神秘基地强大的爆兵能力之下,天下众多诸侯,没有一家可以抵挡秦霄的兵锋。

    但前提是,秦霄必须要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发育。

    这个时间,至少要以“年”来计算。

    毕竟,秦霄不可能完全不顾后勤的负担,将所有的人口都用在爆兵上。

    那样的话,除非是用所有的军功都拿来兑换物资,才有可能维持得起。

    还必须一直不断地打胜仗,把雪球滚起来才行。

    中间只要出一点差错,就会导致“经济链”崩溃,不需要外敌来打,光是财政赤字和粮草短缺,就足以让秦霄的大军不战自溃。

    只有将大部分的人口用于发展农业、工业,将后勤能力提升起来,摆脱掉对军功兑换的依赖性,才能有足够的容错率来确保即便某一个环节出了问题,也不会导致满盘皆输。

    当然,这也有一个前提,那就是秦霄的副本停留时间足够长,让秦霄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发育。

    还得尽可能的低调起来,让其它诸侯不要来打。

    或者至少不要联手来打自己。

    单独应对任何一家,乃至两三家,秦霄都不会太过惧怕。

    这个时期的三国诸侯,还没有到默契三国鼎立阶段时,每一家都能独立拿出百万大军的地步。

    现在的诸侯,即便是势力最强的袁绍,也不过只有几十万军队。

    比数量,秦霄从来没有怕过谁。

    倾尽关中、凉州之力,秦霄手下单单只是现成的军队就高达六十万。

    若是不考虑兵种质量,单单只要补充数量,同时以损伤未来发展潜力为代价,随时都可以拉起一支百万人规模的四阶军队,只需要最多不超过一个月的时间来准备装备和新兵训练罢了。

    当然,这对未来的发展潜力会有很大的透支,如果不是形势紧迫到一定程度,秦霄是不会这么去做的。

    但至少,有这份底气在,秦霄是不害怕少量的诸侯针对自己的。

    唯一担心的是,在正处于发育阶段的时候,成为众多诸侯的眼中钉、肉中刺。

    就像董卓那样。

    不过,各个诸侯都有自己的小算盘,像是讨伐董卓那样十几家诸侯联手的情况,基本上是很难出现的。

    只要秦霄不自己作死,这种事肯定不会发生。

    这实际上就等于,只要秦霄保持低调的姿态,自己就可以安稳渡过这段“发育期”。

    在拿下中原、益州之后,秦霄在副本停留的时间再次延长了足足两年,可以停留到194年的夏天。

    有两年的发育时间,可以做的事情就很多了。

    随着益州的战事结束,关中的小麦也到了收获的季节。

    麦子的收获期很短,一旦一场暴雨下来,麦子便无法储存,几天就会彻底烂掉,导致一年的辛苦白费。

    一直到后世的机械化农业时代,在关中的一些山区,还有“收麦客”这种古老的职业存在,就是因为这一原因。

    为了抢时间,无数壮丁,甚至是女人和孩子,都要跟着一起下田,抢收麦子,确保在下雨之前全部抢收完成。

    不过,秦霄却在这个最为农忙的时间点,将关中的事情托付给李儒、王允等人,自己在赵云、郭嘉的陪同下悄然离开,赶赴许县。

    农业方面的事秦霄不懂,虽然知道农事很重要,但相比于瞎指挥,不添乱其实更重要。

    相比起农事,秦霄选择将精力放到中原世族的身上。

    在这个时代,无论任何人争夺天下,拉拢世族永远是最重要的一件事之一。

    甚至于,这时代所谓的“民心”,其实指的就是世族,最起码也得是所谓“寒门”的“民心”,和真正的底层平民没有丝毫关系。

    世族垄断了知识、土地,甚至是人口。

    无论统治者是谁,都必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