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霜花与暖炉 (第3/3页)
水时间;林舟和老吴给大家演示改装后的太阳能花盆,按一下按钮,喷头喷出均匀的水雾,落在多肉叶子上,水珠亮晶晶的。
小宇种了一盆小巧的玉露,他小心翼翼地把花盆递给奶奶:“奶奶,你看,这是我种的,以后它会长大,就像我一样。”奶奶接过花盆,眼里泛着泪光,摸了摸小宇的头:“好,好,咱们回家把它放在窗台上,让它好好晒太阳。”
活动结束时,天已经黑了。宝妈们带着孩子和自己种的多肉,说说笑笑地离开,有的还约着下次再来做手工。小宇走的时候,特意跟苏晴说:“苏老师,下次我还来,我想再种一盆给我的好朋友。”
苏晴送走最后一个人,转身回到体验店。煤炉的火苗已经弱了些,却还透着暖意。林舟正在收拾桌子,把剩下的材料放进储物间;李哥和张姐在检查货架,确保没问题;刘姐把没用完的暖宝宝整理好,放在柜子里:“苏老师,下次要是还需要,我再拿过来。”
等大家都走了,体验店终于安静下来。苏晴坐在窗边的小椅子上,看着窗外的夜色——街面上的路灯亮了,暖黄色的光透过结霜的玻璃,落在桌上的多肉盆栽上。她拿起一个改装后的太阳能花盆,摸了摸顶部的太阳能板,冰凉的,却能感受到里面储存的能量。
林舟走过来,坐在她身边,把一件外套披在她肩上:“在想什么呢?”“我在想,咱们这体验店,到底是什么。”苏晴笑着说,“一开始我以为它只是个卖东西、搞活动的地方,现在我才明白,它是个家。宝妈们在这里互相帮忙,孩子们在这里交朋友,连留守儿童都能找到快乐,这比卖多少花盆都重要。”
林舟握住她的手,指尖暖暖的:“你说得对。以后咱们可以多搞点针对留守儿童的活动,比如周末的手工课、种植课,让他们也能感受到温暖。咱们的社群不仅要帮宝妈,还要帮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苏晴点点头,抬头看向墙上的时钟。已经晚上八点了,体验店的灯光还亮着,照在“晴晴育儿体验店”的招牌上,柔和而温暖。她想起白天小宇戴着手套、抱着多肉的笑容,想起宝妈们一起缝布套、贴暖宝宝的热闹,想起李哥锯木板时的专注、刘姐分油条时的热情,心里满是暖意。
冬天的夜很冷,可体验店里却像有个永不熄灭的暖炉,烤着每个人的心。苏晴知道,未来还会有新的问题,新的困难,可只要这群像家人一样的伙伴在一起,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她站起身,走到储物间门口,看着里面堆放的材料——没用完的棉絮、剩下的暖宝宝、孩子们画的画,这些都是大家用心留下的痕迹,是这个“家”最珍贵的财富。
林舟关掉煤炉,走过来搂住她的腰:“咱们回家吧,孩子还在爸妈那边等着呢。”苏晴点点头,最后看了一眼体验店——桌上的多肉盆栽在灯光下泛着绿光,改装后的太阳能花盆静静地立在展示架上,像一个个小小的守护者,守护着这个充满爱与信任的家。
推开门,外面的冷风吹了进来,却没让苏晴觉得冷。她知道,只要心里装着温暖,再冷的冬天也会过去。而这个小小的体验店,会像一束光,照亮乡镇的每个角落,把这份温暖,一直传递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