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霜花与暖炉 (第2/3页)
锅。“我家有旧棉絮,明天我带过来!”“我会缝布套,我来给保温罩缝个布面!”“我家孩子爷爷是铁匠,能给花盆做个金属支架,架高了能多晒点太阳!”还有个平时不怎么说话的宝妈发消息:“苏老师,我是镇小学的老师,我们班有几个留守儿童,能不能让他们也来帮忙?孩子们手巧,还能学种花。”
苏晴看着屏幕,鼻子一酸。她想起半个月前找店铺时的无助,想起装修时大家扛着木板来帮忙的场景,原来只要大家在一起,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她回复:“当然可以!明天上午九点,咱们在体验店集合,一起给花盆做‘棉袄’,还能教孩子们种多肉!”
第二天早上,体验店挤满了人。刘姐扛着一大箱暖宝宝,分给大家:“这是我店里最好的暖宝宝,能热十二个小时,贴在花盆底部,既能保温,又不影响电池。”张姐抱着一床旧棉絮,李哥拿着锯子和木板,正在量花盆的尺寸:“我做个木框,把棉絮塞进去,再缝个布套,又好看又保暖。”
角落里,几个留守儿童跟着他们的奶奶来了。最瘦小的那个男孩叫小宇,穿着洗得发白的外套,手里攥着个皱巴巴的塑料袋,里面装着几颗自己捡的鹅卵石。他的奶奶是个头发花白的老人,手里拎着个布包,里面是她连夜织的小手套:“苏老师,我没啥能帮的,织了几双手套,孩子们做手工时能戴,别冻着小手。”
苏晴接过手套,指尖碰到布面,软乎乎的,上面还织着小小的兔子图案。她蹲下身,给小宇戴上一只:“你看,这兔子多可爱。等会儿咱们一起给花盆做保温罩,再种一盆多肉,好不好?”小宇点点头,眼睛亮了亮,小声说:“我想种一盆给奶奶,奶奶喜欢绿色的东西。”
大家分工合作,热闹得像过年。李哥和几个会木工的宝爸锯木板、钉框架;宝妈们缝布套、塞棉絮,刘姐给做好的保温罩贴暖宝宝;孩子们围在旁边,有的递钉子,有的帮着擦花盆上的灰,小宇拿着小铲子,小心翼翼地给多肉盆栽松土,手套上沾了点泥土,他却笑得很开心。
中午的时候,林舟带着老吴来了。老吴手里拿着几个改装过的太阳能板,镜片后的眼睛亮了:“苏老师,我们给太阳能板加了层防霜膜,还改进了电池,现在零下五度也能储电,再配上你们做的保温罩,冬天肯定够用了。”
林舟走到苏晴身边,递过一杯热豆浆:“冻坏了吧?我早上路过早点铺,给大家买了豆浆和油条,快趁热吃。”苏晴接过豆浆,暖意顺着杯子传到手上,她看着眼前忙碌的人们——李哥正在给花盆装新的太阳能板,张姐帮着扶着;刘姐给孩子们分油条,小宇的奶奶正跟其他宝妈聊天,脸上带着笑;孩子们拿着油条,坐在小桌子旁,一边吃一边讨论自己种的多肉。
“咱们下午办个‘暖冬亲子种植活动’吧。”苏晴突然说,“让每个孩子都种一盆多肉,带回家,再教宝妈们怎么在冬天养护花盆,正好试试改装后的太阳能板。”林舟点点头:“好主意,我去准备材料。”
下午的活动很热闹。体验店的煤炉烧得更旺了,暖融融的热气裹着泥土的清香。宝妈们抱着孩子,坐在小桌子旁,跟着苏晴学习怎么调配土壤、怎么设置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