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章 洪武大帝,太子朱标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3章 洪武大帝,太子朱标 (第2/3页)

年,长子朱标呱呱坠地,为这戎马倥偬的岁月,平添了几分期盼与生机。

    次年,大军再克集庆路,朱元璋改集庆路为应天府,以此为中心,开始了统一江南的进程。

    九年后(1364年),朱元璋在应天称吴王,册立年仅九岁的朱标为世子,储君之位初定。

    又四年(1368年),应天府龙蟠虎踞,朱元璋登基称帝,国号大明,建元洪武。同年,徐达、常遇春率领北伐大军,势如破竹,直捣元大都,元顺帝仓皇北遁。

    蒙元百年统治终结,汉家衣冠重归华夏!

    枝枝叶叶离现金光,晃晃朗朗照四方,江东岸上光明起,谈空说偈有真王!

    洪武大帝朱元璋,这位出身布衣的雄主,完成了自南向北的统一大业,其传奇经历,足以彪炳千古。

    洪武三年(1370年),天下初定,百废待兴。朱元璋论功行赏,大封功臣宿将。李善长、徐达等六人封国公,汤和等二十八人封侯,与国同休。

    同时,册封神机妙算,运筹帷幄的刘伯温为大明国师。刘伯温拒不受封,但朱元璋强行将其国师之名安于其上。刘伯温不喜朝野之风,长期远走山川,堪舆中原。

    封赏完毕,朱元璋的目光投向了未来。他于奉天殿正式册立年已十五的朱标为皇太子,明确其国本地位,昭告天下。

    自此,培养这位继承人,成了洪武大帝心中与治理天下同等重要的头等大事。

    “标儿!”批阅完奏章的朱元璋,常在深夜将太子叫到御书房,指着堆积如山的卷宗:

    “你看看这些,都是从百姓身上来的。咱当年饿肚子的时候,那些官吏可曾管过咱的死活?如今咱坐了天下,你将来也要坐这天下,就万万不能忘了本!要居安思危,要恤民为本!骄奢淫逸,那是取祸之道!”

    他不仅言传,更请来宋濂、方孝孺等宿儒大德,为太子开经筵,讲授圣贤之道。

    朱标天性仁厚,在儒风沐浴下愈发温润,却也并非一味柔善。他亲眼见过父皇如何以雷霆手段整肃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