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茧中字 (第2/3页)
白,总在桑树林里盘旋,像在找什么。
“叩叩叩”,这次是三声,急促了些。苏辞伸手去抽第四张纸,指尖却触到个硬东西,圆滚滚的,裹在纸里。她慢慢拽出来,发现是枚木哨,桑木做的,上面刻着圈桑花,吹孔处磨得很亮,显然常被人含在嘴里。
木哨下面压着最后一张纸,快碎成渣了,苏辞只能拼出几个字:“吹哨时,你总说像桑蚕在叫……”
她把木哨凑到嘴边,轻轻吹了口气。哨音不尖,有点发闷,像远处的风声穿过芦苇荡,又像……她突然想起奶奶养蚕时,蚕宝宝吃桑叶的声音,沙沙的,和这哨音的节奏有点像。
“谁在里面写的?”苏辞对着茧的裂缝问,指尖敲了敲茧壳,“是丢帕子的人吗?”
里面没回应,却传来“窸窸窣窣”的响动,像有什么东西在动。苏辞把茧举到耳边,听见里面有极轻的摩擦声,像纸在动,又像虫在爬。她突然想起村里老人说的“茧书”——以前的人会把话写在纸上,塞进蚕茧里,让桑蚕吐丝封起来,等收茧时再拆开,据说这样能让话“带着蚕的温度”。
风突然大了,桑树枝晃得厉害,茧撞在树干上,裂缝又撕开些,露出里面更多的纸,层层叠叠,像叠着团云。苏辞看见最里面有片彩色的东西,不是纸,是块碎布,红底黄花,和奶奶那方帕子的边角一模一样。
“是帕子!”她刚要伸手去够,茧突然从中间裂开,所有的纸都飘了出来,被风卷着往芦苇荡的方向飞。苏辞赶紧去抓,只抓住最上面那张,其他的纸像白蝴蝶似的,很快就没入芦苇丛里不见了。
手里的纸上写着:“灰鸟把帕子还给我了,它啄破了个洞,我用桑丝补了,放在芦苇荡最深处的石缝里。”
苏辞抬头往芦苇荡跑,桑木哨攥在手里,被汗浸得发潮。芦苇比人高,叶尖割得脸生疼,她边跑边吹哨,哨音穿过芦苇,惊起几只灰鸟,其中一只翅膀上有块白,正往荡子深处飞。
“等等!”她跟着灰鸟跑,脚下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