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数据黄昏 (第2/3页)
板上,发出“滋”的一声轻响,瞬间蒸发成一缕白烟。
“阿建,诺基亚新到的货,8850,要不要?这批货靓得很,迟了就没了!”隔壁柜台的潮州老板探过脑袋,操着一口浓重的潮汕口音喊道。他的柜台上摆满了各种走私来的电子元件,从电阻电容到手机主板,像一座杂乱的宝库。
林建国头也不抬,烙铁精准地点在一处虚焊的焊点上,发出“滋啦”的声响:“等等先,这个修好就有钱入货了!”他的声音带着年轻人的爽朗,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急切。林默看着父亲年轻的侧脸,眼眶突然发热——这是他从未见过的父亲,没有阿尔茨海默症的侵蚀,没有岁月的沧桑,眼神里满是对未来的憧憬。
突然,大哥大的屏幕亮了起来,发出微弱的绿光。林建国咧嘴一笑,露出被烟熏黄的牙齿,眼角的皱纹里都带着笑意。他伸手拍了拍大哥大,像在抚摸一件珍贵的宝贝:“成了!这下能赚五十块!”
就在这时,林默感到一阵剧烈的眩晕。眼前的场景开始扭曲变形,柜台像融化的蜡一样坍塌,潮州老板的声音变成了尖锐的杂音,像指甲划过玻璃。年轻的林建国的脸开始模糊,变成一团晃动的光斑。他感到太阳穴像是被无数根针同时扎入,神经接驳器的电极传来刺耳的电流声——
“警告!记忆通道稳定度降至 12%!核心记忆区域出现未知干扰!”系统的警告音在意识里炸开。
“强制退出!”林默大喊一声,猛地扯下头上的接驳器。头环从他的头上滑落,砸在控制台上发出清脆的声响。他踉跄着后退两步,扶住冰冷的台面才勉强站稳,额头上布满了冷汗,视线里还残留着记忆场景扭曲的残影。
“又失败了?”苏雨晴的声音在身后响起,依旧清冷,却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她走过来,递给他一张纸巾,“我就说过,强行突破没有用。你父亲的海马体损伤区域正好覆盖了 1987年的记忆,那不是技术能解决的问题。”
林默接过纸巾,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心脏还在剧烈地跳动。“边缘记忆区域是稳定的,”他喘着气说,“但一接近 1987年秋天那段核心记忆,就会出现强烈的干扰,像是有一道无形的墙在阻止我进去。”
苏雨晴调出全息屏上的数据,指尖在虚拟面板上快速滑动:“你看这里,”她指着一条波动剧烈的曲线,“这不是技术故障,是你父亲大脑自主产生的防御机制。当大脑检测到核心创伤记忆被触碰时,会自动启动保护程序,干扰记忆信号的输出。这说明 1987年秋天发生的事情,对你父亲来说是极其痛苦的,他的潜意识在拒绝回忆。”
林默沉默了。他知道苏雨晴说得对,但他不能放弃。父亲确诊阿尔茨海默症已经三年,记忆正以惊人的速度消失,从最初忘记钥匙放在哪里,到后来认不出老同事,再到现在连他这个儿子都快记不住了。他开发“记忆编码”技术的初衷,从来不是什么科研突破,而是想在父亲完全失去记忆前,抢救并修复那些正在消逝的过去。尤其是 1987年秋天那段记忆——林建国与合伙人陈志远在华强北共创事业的早期,那是深圳电子产业腾飞的黄金年代,也是父亲命运的转折点。所有的资料都显示,陈志远在那年冬天因意外去世,父亲则用保险公司的赔偿金扩大了生意,最终成为华强北最大的电子元件供应商之一。
但为什么那段记忆会被父亲的潜意识封锁?为什么每次试图读取都会引发强烈的干扰?
“林工,有你的紧急通讯。”小陈的声音再次从通讯器里传来,带着明显的慌张,“来自安心养老院,说是有急事找你。”
林默的心猛地一沉,像是被一块巨石砸中。他抓起桌上的外套,快步向实验室外走去,连苏雨晴的呼喊都没听见。
安心养老院坐落在深圳湾畔的半山腰上,远离市区的喧嚣。这里的每一间病房都朝南,配备了智能调光玻璃和空气净化系统,据说能最大限度地延缓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病情恶化。但林默知道,这些昂贵的设备,终究挡不住时间的侵蚀。
推开病房门时,夕阳正透过智能调光玻璃洒进来,将房间染成一片温暖的金色。林建国坐在靠窗的轮椅上,背对着门口,花白的头发在夕阳下泛着柔和的光泽,像一团蓬松的棉絮。他正对着窗外喃喃自语,声音很轻,模糊不清。
林默放轻脚步走过去,心脏却在看到父亲侧脸的那一刻凉了半截。父亲的眼神空洞得像一口枯井,曾经锐利如鹰隼的目光,如今只剩下一片茫然,仿佛灵魂已经抽离,只留下一具躯壳。
“爸,我来了。”林默的声音有些沙哑。
老人缓缓转过头,茫然地看着他,看了足足有半分钟,才迟疑地开口:“同志,你找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