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世 终续今生缘 第三章 悔婚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四世 终续今生缘 第三章 悔婚 (第3/3页)

家戒》自禁此诗,并向各处收回抄本,临终还嘱托家人不许挂《秦妇吟》幛子。其弟韦蔼给他编定《浣花集》亦不收录。致使历代徒知其名,不见其诗。

    直到上个世纪初,西方的考古学家和探险者源源不断来到敦煌莫高窟,以极低的价格从守窟的道士手中,买下大量珍贵的典籍、画卷并携归西方。在这些流落至西方的典籍中,便有着失传了千年的唐末五代长诗《秦妇吟》…

    至此,这首失传了千余年的历史名作才得以重见天日

    中文系讲座,教授给同学们讲解唐末诗人韦庄的名作《秦妇吟》。

    同学1:老师,为什么如此优秀的诗歌会失传千年?

    教授:诗中有‘自从洛下屯师旅…’几句,揭露了当时洛阳唐朝官兵抢劫的事情,这触犯了唐末藩镇时溥及其部下,怕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作者才禁传此诗的。

    同学2:老师,韦庄入蜀担任丞相之时时溥已死,这首诗为什么没有再度流传呢?

    教授: 还有一个原因,唐末宦官势力很大,诗中有‘阴云晕气若重围, 宦者流星如血色’二句,明显的触怒宦官。《秦妇吟》之自删,这是一个重要原因。

    学生3:老师,后来唐朝也已经灭亡了,蜀国的宦官总不能因为他描写唐朝的诗歌而去为难他吧

    教授:诗中所揭露的一部分唐朝官兵后来和韦庄成为同僚。因此他主动将《秦妇吟》删去,导致这首作品失传千年。

    学生4:如果怕引起同僚不和,那么在文集中删去即可,家中为什么没有留存呢?

    学生5:韦庄所在的五代时期一共也就53年,之后的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空前繁荣的时期,韦庄的后人为什么没有把这首诗歌拿出来呢?这只能说明韦庄当时并不仅仅是在自己文集中删除了这首诗,而是将这首诗所有的抄本毁的干干净净。自己的诗相当于自己的孩子,而且这首诗在当时还那么成功,韦庄又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教授一时语塞…

    讲座结束后后,教授来到白沙韦庄墓凭吊,希望能揭开这首古诗藏匿千年的千古之谜

    恰逢韦庄墓开掘建成博物馆,教授信步游览

    博物馆中展示了一组韦庄墓中的壁画,似是讲述韦庄年轻时的故事,教授被吸引,只见第一幅壁画是唐末夜间的秦淮河…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