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6章:身份的重量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16章:身份的重量 (第3/3页)

的蓝溪来说,每一步都如同闯关。他们一次次往返于村镇和市区,在陌生的、冰冷的办公楼里茫然地排队、填表、询问,遭受着各种不解和白眼。语言不通,程序不懂,他们就像误入庞大机械的微小尘埃,艰难而笨拙地挪动。

    李秀兰熬夜为蓝溪缝制新衣,虽然布料普通,但每一针每一线都缝进了最深的牵挂与祝福。郑大山则默默检查着她的行李,一遍遍加固行李箱的拉链和轮子,仿佛这样就能确保女儿一路平安。

    离别的日子终于还是到了。清晨的渔码头,雾气弥漫,河水沉默地流淌,仿佛也感知到了离愁。小小的院子里挤满了前来送行的乡亲,大家说着祝福的话,语气里带着羡慕、感慨,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唏嘘。

    蓝溪穿着一身李秀兰新做的、略显朴素的衣裳,提着那个沉甸甸的、装满了希望与不舍的行李箱。她依次拥抱了每一位帮助过他们的乡亲,最后,她跪在郑大山和李秀兰面前,重重地磕了三个头。抬起头时,额上沾着泥土,眼眶通红,却努力不让眼泪掉下来。

    “爸,妈,我走了…你们…一定要保重身体!等我回来!”她的声音哽咽,却异常清晰。

    李秀兰早已哭成泪人,死死攥着女儿的手,一遍遍重复:“到了那边…吃不惯就给家里打电话…冷了热了自己要知道…别舍不得花钱…”

    郑大山用力拍了拍女儿的胳膊,嘴唇哆嗦了半天,只挤出几个字:“…好好的。常来信。”

    车子来了。蓝溪一步三回头,在养父母泪眼模糊的注视下,和乡亲们的挥手告别中,上了开往县城的班车。车窗外,那片熟悉的、贫瘠却给予她新生的土地,那些熟悉的、布满风霜却无比亲切的脸庞,快速向后掠去,渐渐模糊。

    辗转来到省城机场,这座庞大、明亮、充斥着陌生语言和匆忙脚步的现代化建筑,让蓝溪感到一阵眩晕和本能的不安。她紧紧攥着行李把手,像攥着一根救命稻草。办理登机手续、托运行李、通过安检…每一步她都走得小心翼翼,心跳如鼓。

    当终于坐在候机大厅,透过巨大的玻璃幕墙,看到那架即将带她远行的银白色飞机时,一种极其复杂的情感如同潮水般涌上心头。有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对未知世界的强烈好奇,对改变命运的渴望;也有对养父母深切的思念与负疚,对这片土地难以割舍的眷恋;以及,那深埋心底、从未真正消散的、对过往空白的一丝淡淡不安与迷茫。

    她是谁?是那个被河水冲走一切的“陈娟”,还是被郑大山和李秀兰用如山恩情重新养育的“郑蓝溪”?那段被遗忘的过去,究竟隐藏着什么?它会在未来的某一天,突然浮现,打破她好不容易得来的平静吗?

    广播里响起登机的提示,温柔却不容置疑。蓝溪深吸一口气,站起身,最后回望了一眼这片祖国的天空,然后拉起行李箱,步伐坚定地走向登机口。

    她将带着两份沉重的“过去”——一份是空白的、带着伤痕与迷雾的原生记忆;另一份是饱满的、浸透着恩情与温暖的再生记忆——奔赴一个全新的未来。飞机的引擎发出巨大的轰鸣,冲向云霄,也将她的人生,带向了一个无法预知,却充满可能性的远方。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