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rulianshi.net
第14章:渔火微光 (第1/3页)
河畔的惊魂,像一场短暂却极具穿透力的暴风雨,其凌厉的闪电和震耳的雷鸣,足以在灵魂的旷野上留下焦灼的印记。那次之后,李秀兰将她的守护化作了一道无形却坚决的界限,将蓝溪与那条承载着巨大恐惧的河流彻底隔绝。所有需要沾惹水汽的活计——洗衣、淘米、洗菜,甚至只是涮洗一块抹布——她都毫不犹豫地揽到自己身上,用一种近乎本能的警惕,将任何可能触发蓝溪痛苦记忆的苗头扼杀在摇篮里。那日蓝溪惨白的脸色、剧烈的颤抖和源自灵魂深处的惊骇,如同烙印般刻在李秀兰心里,让她后怕不已。
蓝溪起初感到不安,看着李秀兰本就繁重的劳作又添了分量,她搓着衣角,眼神里流露出愧疚。但李秀兰总能敏锐地察觉到,她会停下手中的活,用粗糙却温暖的手拍拍蓝溪的胳膊,语气温和却不容置疑:“傻孩子,跟婶子还见外?你这身子,是俺和你大伯从鬼门关一口汤一口药抢回来的,金贵着呢!可不敢再经半点风吹草动。那水边你不去,咱这家也塌不了!安心待着,啊?”
于是,蓝溪学习的舞台,从那个潜藏着冰冷噩梦的河埠头,转移到了洒满阳光的院落、飘散着食物暖香的灶台边、以及弥漫着干草、桐油和尼龙绳气味的老屋檐下。这些地方干燥、踏实,充满了人间烟火的具体实感,每一种气味、每一种触感,都在无声地安抚着她受惊的神经,为她构筑起一个安全、稳固的“现在”。
她系统学习的第一项渔家“真本事”,是织补渔网。郑大山每日与风浪搏斗,那张巨大的、浸透着河水腥气的尼龙渔网,便是他最重要的伙伴,也常常是伤痕累累的战友。被水下暗礁、沉木或某种未知的巨力撕裂的破洞,如同网衣上无奈的伤口。李秀兰便是那位耐心的“外科医生”。她会在午后阳光最好的时候,搬了那只被磨得光滑发亮的小马扎,坐在院墙根下背风向阳的角落,拿出梭子和粗细不一的尼龙线绳。她的手指因常年浸泡和劳作而显得红肿、粗糙,甚至有些变形,但动作却异常精准、灵巧,蕴含着一种经年累月沉淀下来的韵律美。那破损的网眼在她一穿一梭、一拉一扣间,便神奇地愈合,经纬重新交织,恢复如初,仿佛那撕裂的痛楚从未发生过。
蓝溪就安静地坐在旁边的小凳上,目光追随着李秀兰的手。阳光慷慨地洒下来,照亮她专注的侧脸和微微颤动的睫毛,细小的绒毛清晰可见。空气中漂浮着细小的尘埃,像金色的精灵在舞蹈。
“来,蓝蓝,试试手。”某一日,李秀兰将那枚被手掌磨得温润光滑的木质梭子递到她手中,然后极其耐心地,用自己的大手包裹住她纤细却冰凉的手指,一步一步地教:如何引线,如何绕过网眼,如何打那个独特的、结实又不易松脱的渔家结。蓝溪的手指显得笨拙而无力,线绳常常不听使唤地缠绕打结,她打的结也总是歪歪扭扭,松紧不一,完全破坏了渔网的平整与强度。但她有着超乎寻常的耐心,屏息凝神,眉头微蹙,一遍遍小心翼翼地拆开,一遍遍全神贯注地重来,仿佛在进行一项极其精密且神圣的仪式。李秀兰从不催促,只是在一旁慈祥地看着,眼神里满是鼓励,偶尔在她实在无法进行时,才轻声指点一句:“线头从底下绕过来,对,慢点儿,轻拽…”
当蓝溪终于独立完成一个小洞的修补,虽然那补丁的针脚远不如李秀兰的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ruliansh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