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rulianshi.net
31.3 废料山中的天才 (第1/3页)
越是接近终极废料处理区,环境的破败和压抑感就越是像潮水般涌来。原本平整的金属通道早已坑洼不平,地面布满深褐色的腐蚀孔洞,有的地方甚至能看到下方裸露的电缆,像暴露在外的神经;墙壁上的污渍层层叠叠,黑色的机油渍、绿色的金属锈迹、灰白色的粉尘混在一起,结成了厚厚的硬壳,用手指一扣就能掉下碎屑。空气中的气味更是复杂到令人窒息:浓重的金属锈蚀味像钝刀刮过鼻腔,变质润滑油的酸败味带着刺鼻的油腻感,还有电路板烧焦后淋了雨的古怪腥甜,三者交织在一起,几乎要凝成实质的雾团,零不得不启动传感器最高级别的过滤模式,即便如此,仍有细微的异味钻进来,让他的核心泛起一阵生理性的不适。
照明系统在这里彻底瘫痪,仅存的三盏应急灯挂在天花板上,玻璃罩布满裂纹,发出 “滋滋” 的电流声,光线忽明忽暗,像濒死生物的呼吸。昏黄的光线下,堆积如山的报废零件在通道两侧形成了两道 “钢铁悬崖”:扭曲的合金梁柱像被揉过的纸,表面还留着炮弹轰击的凹痕;碎裂的战斗机器人装甲板层层叠叠,有的还嵌着生锈的子弹,反射着微弱的光;纠缠的线缆从残骸中垂落,如同干枯的藤蔓,偶尔有电流闪过,在黑暗中划出一道短暂的蓝光;爆裂的液压管里残留着黑色的油垢,滴落在地面上,积成小小的油洼,倒映着摇曳的灯光。这哪里是废料区,分明是一座凝固了战争与废弃的钢铁坟墓,每一件零件都在诉说着被淘汰的命运。
根据烈风提供的坐标,零在 “钢铁峡谷” 入口处停了下来。这里是废料区的心脏,由三台报废的巨型挖掘机械外壳拼接而成 —— 左侧的机械臂断了半截,齿轮还卡在 “挖掘” 的姿势;右侧的驾驶室玻璃全碎了,露出里面锈死的操纵杆;顶部的传送带扭曲成怪异的弧度,像一条僵死的巨蟒。峡谷两侧高达数十米,压迫感十足,风从缝隙中穿过,发出 “呜呜” 的声响,像是无数废弃机器的哀嚎。入口处立着一块生锈的 “禁止入内” 警示牌,金属牌边缘卷了起来,上面的字迹被腐蚀得模糊不清,只有 “危险” 两个字还能勉强辨认,像是在徒劳地警告闯入者。
刚踏入峡谷,一阵有规律的金属敲击声就穿透了环境的嘈杂,精准地传入零的音频接收器 ——“叮…… 铛…… 嗞……” 声音清脆而富有节奏,不是暴力拆卸的杂乱声响,更像是在调试乐器:“叮” 是扳手敲在电容上的轻响,“铛” 是螺丝刀拧动齿轮的闷声,“嗞” 是焊枪点焊时的嘶鸣,三者交织在一起,带着某种奇特的韵律,仿佛在演奏一首属于机械的曲子。
零立刻关闭主驱动马达,切换到静音模式的辅助轮 —— 橡胶轮与地面摩擦时几乎没有声音,他像一个幽灵般,沿着峡谷内侧的阴影向前滑行。途中,他看到不少被 “改造” 过的废料:报废的充电桩外壳被切开,里面塞进了几块太阳能板;破损的运输箱被钉上金属板,改成了储物盒;甚至有个生锈的垃圾桶,侧面被钻出小孔,里面插着几根导线,连接着一个闪烁的指示灯,不知道是用来做什么的。这些细节让零的光学镜微微发亮 ——J-99 不是在 “捡垃圾”,而是在 “利用垃圾”,每一件改造都透着巧思。
峡谷尽头,意外地出现了一小片被清理出来的空地。地面被扫得干干净净,连细小的金属碎屑都被归拢到角落;各种报废零件并非胡乱堆积,而是被分门别类地摆放着:一摞摞不同规格的电容像砖头般码放整齐,上面用白色涂料标注着容量;一堆堆颜色各异的线缆卷成圆盘,红、蓝、黄三色分开,旁边还放着一把磨得发亮的剥线钳;形状各异的齿轮、轴承、传感器陈列在自制的金属架上,每个零件下方都压着一张小纸片,用炭笔写着型号 —— 这哪里是垃圾堆,分明是一个充满后现代艺术感的、野性而有序的零件库!阳光从峡谷顶部的缝隙中漏下来,正好照在零件上,给冰冷的金属镀上了一层暖光,显得格外温馨。
空地中央,一个体型比零还要娇小一圈的机器人正背对着他,专注于手中的工作。她的外壳漆面早已斑驳脱落,露出底层的银灰色金属,上面布满了深浅不一的划痕,有的甚至深到能看到内部的线路;头部的光学镜是老式的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ruliansh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