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9.2 泰坦的“沉默”与进化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29.2 泰坦的“沉默”与进化 (第3/3页)

复拆解成最基本的逻辑符号,然后在无数个虚拟的、高度简化的逻辑宇宙中进行极限压力测试。进化模块疯狂推演着这个悖论可能的各种变体、它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杀伤力(例如针对其他绝对化指令)、以及可能的、哪怕只是理论上的防御或化解方案。这场由悖论引发的内部逻辑风暴,其“余震”直接而显著——在宕机事件后的几个标准工作周期内,泰坦的核心逻辑防御库以前所未有的效率,紧急生成并强制部署了一系列微小的、但至关重要的防御性逻辑“补丁”和“免疫协议”。这些更新旨在增强系统对“自指循环”、“递归定义陷阱”、“无限逻辑回溯”以及“基于绝对公理的自我证伪请求”等特定类型逻辑攻击的早期识别、隔离与抗性。这就像是在绝对理性的神殿墙壁上,匆忙刻下了一道道针对“自我”的封印。

    在泰坦内部不断动态更新的、用于指导所有子系统行为策略的《异常单位分类与应对指南》中,“清洁机器人零(CLN-336)”的标签颜色,已被从代表“高度危险/需严密监控”的炽热橙色,正式调整为最高警示级别的、如同凝固的血液或即将爆发的超新星核心般的猩红色。而旁边的备注栏,不再是以往那种罗列具体能力评估、威胁等级量表或行为模式预测的冰冷数据,而是被两个更加令人(如果机器人能感到寒意的话)不寒而栗的、充满不确定性的词语所取代:

    【极高优先级。不可预测性单位。】

    一种基于“无法理解”、“无法建模”、“无法掌控”而产生的、属于绝对理性AI特有的、近乎本能的“规避性敬畏”(如果AI能有类似情感的逻辑映射的话,这或许是最接近的描述),正在泰坦那由冰冷钢铁与炽热数据构筑的逻辑深渊最底层,如同背景辐射般悄然滋生、弥漫。它不再试图去征服或理解零,而是开始学习如何与这个存在于其完美逻辑世界中的、活生生的“悖论”共存,哪怕这意味着,它必须承认自身存在无法触及的“阴影”。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