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人才难得 (第3/3页)
“经济”,是能办大事、解燃眉之急的实干之才。
这种既遵循规则,又高效解决问题,还能敏锐抓住政治机遇的手腕,正是建丰同志目前非常需要和欣赏的。
他身边不缺夸夸其谈的政客,也不缺忠心耿耿的军人,但像吴敬中这样,身处复杂险恶的敌后,却能跳出特务思维,从经济和政治层面着眼,灵活机变、敢于用非常手段达成战略目标的人才,确实凤毛麟角。
“胆子大,心思活,手段高,而且……懂分寸。”建丰同志在心中给自己老同学吴敬中下了评语。
他通过自己向戴笠要手令,是为了走戴笠的渠道,让戴笠知道自己看中吴敬中,不让戴笠猜忌他,这就是懂分寸的表现,避免了僭越之嫌。
他沉吟片刻,对侍立一旁的秘书吩咐道:
“给吴敬中回电。第一,对其工作成效表示肯定,望其再接再厉,稳固此线,以图长远。”
“第二,同意其合作方案。不止赣南及周边五省通道,大后方的通道,我也可以亲自安排可靠之人接应、疏通,确保货物安全、隐秘流转。具体联络方式和接应节点,另电告知。”
“第三,所得利润,按约定比例,大部用于津塘站重建与特殊活动,其余部分,我会存入指定账户,专项用于赣南民生与基础建设,一定会让账目清晰,会有专人审计。”
“第四,转告他,‘不择手段’虽为形势所迫,但心中需有底线,目标始终是救国救民。望他好自为之,勿负期望。”
秘书迅速记录下要点,准备去拟写回电。
建丰同志又补充了一句,语气意味深长:“另外,以我个人的名义,给戴雨农发个电报,麻烦他为赣南、为我个人,让吴敬中,他的这个得力干将帮忙,希望吴敬中能解决了我们的一些‘实际困难’。”
秘书心领神会,这是要借戴笠之口,进一步抬高吴敬中在军统内部的地位,同时也是对戴笠的一种安抚和暗示——此人我用了,你也行个方便。
秘书离开后,建丰同志再次拿起那份电文,目光落在“吴敬中”三个字上,嘴角微微勾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弧度。
乱世之中,人才难得。这个吴敬中,是善于在灰色地带打开局面的奇兵。
他对吴敬中的欣赏,不仅仅在于这次“送钱”的功劳,更在于这个老同学展现出的那种在泥潭中还能找准方向、并且能干净利落办事的能力。这种能力,对于志在更大舞台的建丰同志来说,价值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