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人才难得 (第2/3页)
后盾,让他在工作上或者生活上需要任何帮助,随时联系自己。
电文内容经过加密和转译,粗略看完,表达的很清晰。
果然,这老同学立刻就给了自己回应,不是求救,更不是那种拍马溜须和煽情的同学回忆。而是踏踏实实的做事,要帮助自己的“功业”……
拿起那份电文,仔细分析:
吴敬中已顺利重返津塘站,稳住了阵脚,初步打通了一条连接东北伪满、津塘与国统区的“黄金通道”——东北珍贵土产人参、貂皮、珍稀药材的走私贸易线。
吴敬中在电文中表示,他在东北的潜伏经验,加上津塘的货运发达,认为此线路利润极其丰厚,不仅可为津塘站重建提供巨额资金,更可以收买敌人,甚至可以成为未来重要物资,包括但不限于情报、特殊人员的秘密转运通道。
吴敬中知道他主政赣南,急需资金,如果土产生意的转运渠道成熟,五省之地的利润方面可以让建丰截留分配。
请建丰同志让戴老板出个手令,自己帮助建丰协调赣南乃至东南五省方面,为货物进入国统区提供便利与掩护。
建丰仔细阅读了两遍,指尖在电文上轻轻敲击着,脸上看不出喜怒,但眼底深处却掠过一丝赞赏的光芒。
“好一个吴敬中!”他心中暗赞一声。
此计可谓一石三鸟:
第一是可以解决经费:军统总部拨款时常捉襟见肘,戴雨农又对手下各站自筹经费睁只眼闭只眼。吴敬中此举,不仅能迅速让津塘站起死回生,更能获得远超常规拨款的活动资金,行事将更加自主。
在军统内一个可以“自主”的自己人,对自己政治意义巨大。
第二是深潜布局:利用汉奸内部的倾轧和日本人的贪婪,巧妙地将自身势力嵌入敌占区的经济脉络中。这条“黄金通道”一旦稳固,其战略价值远超单纯的金钱收益,等于在敌人心脏地带插下了一根深楔子。
同时也通过渠道建立,让自己深入了解敌后这帮官僚,看看这帮人怎么花天酒地……
第三就是向自己靠拢:吴敬中选择将这条线的终端和最大利益方指向自己主政的赣南,并通过自己向戴笠转呈,姿态做得非常漂亮。
既遵守了军统的程序,避免授人以柄,又明确地向自己递出了橄榄枝,显示了合作的诚意与能力。他深知自己正在赣南励精图治,需要大量资金和资源,这是在雪中送炭,也是在展示他吴敬中不仅能搞情报,更能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