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84章锁困金陵,席卷东南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84章锁困金陵,席卷东南 (第2/3页)

方能铸就真正的护国铁军。

    他急召河南前线的覃勇星夜返汉。风尘仆仆的覃勇踏入帅府,甲胄犹带征尘。

    此时的覃勇,早非当年随侍左右的青涩卫士,开封血战的洗礼,河南烽火的锤炼,已将他锻造成目光锐利、指挥若定的悍将,眉宇间沉淀着沉稳与杀气。

    “覃勇,予尔重任!”向拯民指尖重重点向江南舆图上金陵以南的广袤疆域,那片膏腴之地此刻仍笼罩在清廷阴影之下,“统此五万新军,再拨五千百战老兵为骨,顺流东下!收复苏南、荡平浙江、直指闽地!

    让这些雏鹰在血火中振翅,在征战中成长!”声若洪钟,每一个字都蕴含着沉甸甸的信任与期望。

    覃勇眼中精芒爆射,胸腔热血奔涌—。

    独镇东南,开疆拓土,此乃男儿平生之志!他挺身肃立,战靴猛击地面,发出铿锵之音:“请大统领静候捷音!覃勇必不负重托,为华夏涤清东南,复我河山!”掷地有声的誓言,昭示着东南风暴的来临。

    不日,浩荡船队自武昌扬帆启程。五万新兵热血激荡,稚气的脸庞上写满对建功立业的渴望,却也难掩初临战阵的紧张与新奇。

    五千老兵沉默如礁,眼神坚毅如铁,他们是这支新生力量的脊梁与魂魄。千帆劈浪东去,旌旗猎猎,刀枪映日,剑锋直指清廷掌控的膏腴腹地,一场席卷东南的狂澜就此掀起。

    势如破竹,新兵淬火

    覃勇用兵,深得向拯民之机变精髓,亦兼具李过之剽悍勇猛。

    他洞若观火,对麾下新老兵卒的优势与短板了然于胸,战法谋定而后动,力求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在实战中锤炼这支新军。

    1. 常州之战,铁壁初显:

    船队抵镇江,会合张煌言分舰队后,覃勇挥师登陆,锋芒直指常州。

    常州守军虽寡,却凭借城墙工事,据城顽抗,箭矢滚木如雨而下。

    覃勇未令新卒蚁附强攻,徒增伤亡。他命老兵率主力列阵于城外开阔地带,鼓角震天,旌旗招展,佯作大举攻城之势,尽吸守军心神于正面。

    同时,亲选数百名身手矫健、机敏过人的新锐,由经验丰富的老兵率领,携带飞爪绳索,夤夜潜行至一段颓旧低矮的城墙之下。

    守军尽瞩正面喧嚣,猝不及防!

    突击队如夜魅般悄然攀缘而上,迅速夺占城垣一隅,点燃烽火,洞开缺口!

    城外主力望见信号,顿时如洪流决堤,喊杀震天,内外交攻。常州守军腹背受敌,顷刻崩散。

    此役,新兵初历登城血搏、短兵相接的巷战肉搏,虽慌乱时有,甚至有人见血而怯,终在老兵沉稳翼护与带头冲杀下夺下首城。

    初胜的喜悦冲刷着恐惧,胆气陡增。新兵周铁柱于激烈巷战中,以手中刺刀奋力格毙一名凶悍的清军把总,勇猛事迹传遍军营,得覃勇亲口擢赏,成为新兵楷模。

    2. 太湖荡寇,水陆协同:

    兵锋南指苏州,盘踞太湖的大股水匪勾结清军残部,凭借港汊纵横、芦苇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