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六章 倒脱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rulianshi.net
    第三十六章 倒脱靴 (第1/3页)

    不就是特么想着挤兑人吗?

    看老子的倒脱靴!

    赵允让马上叫来了张押司,让他以本县的名义向四周兄弟县,特别是汴梁城内,推广山庄同款的炉子。

    而且,特别指定了炉膛的规格,分为大、中、小三种。

    建一个炉子,碧落山庄补贴一钱银子,炉子用砖找老周!

    一场轰轰烈烈的炉子推广运动,就这样开始了。

    各府各衙门的老爷们都没有阻拦。

    相反,从地方到户部的官员,都认为这是一件好事,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因为这几年,汴梁城已经出现了明显的能源危机。

    汴梁城冬日里的取暖做饭,主要是依靠柴草。

    而不事生产的各衙门,就靠着底下征收的柴草税度日。

    商户则是用钱去买,至于穷人就只能自己去打柴。

    可是汴梁城人口众多,周围的柴草数量有限,早就出现了能源危机。

    有时候供应链断了,就算是三省六部这样的大衙门口,挨冻的时候也不是没有!

    虽然近几年有石炭出现,可是普通的柴灶基本用不上这个。

    就算用炭盆,比木炭确实顶用。

    可是已经出现过多次烟毒致死的事件,所以石炭一直推广不开。

    最主要的,优质的石炭要比柴草贵上许多!

    老百姓烧不起啊!

    所以,这样一个明显是浪费的举动,竟然没有任何一方站出来阻止。

    户部不会阻止,反正不是花自己的钱。

    老百姓也不会,白得一个炉子,偶尔手头宽裕了,少烧些煤也是能够承受的。

    而且,有人还认为,这其实是赵允让服软的表示。

    花自己的钱给比人垒炉子,烟筒虽然用铁不多,据说能用好几年,可是加起来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度支司佥事李同儒已经因此受了户部大佬的表彰,估计年终奖应该有他一份了。

    银子的威力是无穷的,按照赵允让的授意,建造炉子的队伍很快扩大到了上千人。

    遍布汴梁城,网格状分布,地毯式覆盖!

    眼看着,汴梁城中炉子建的差不多了,赵允让偷着进城,找上了户部度支司。

    凭借着小王爷的身份,很顺利地见到了李同儒。

    赵允让的目的很简单,炉子也免费建了,希望从炭场获得大量优质的石炭。

    这样的话,前期的投入就能从hi石炭的交易中赚回来。

    “李大人,我为什么要建这么多的炉子,就是为了获得这个市场,有了这些炉子,石炭就会非常紧俏!”

    赵允让的话说得很直白。

    李同儒当然知道,因为炭场的人一直来回报,这几天石炭的价格三天一小升,五天一大涨。

    反倒就是那些堆给赵允让的煤粉没人要!

    原因是这东西太难烧了。

    直接扔炉子里,腾地就是一团火,不小心的能把胡子燎了。

    有些人掺水,比例控制不好,炉火要么被压灭,要么半死不活。

    所以炭场的煤粉,一直就那么堆着。

    李同儒之所以给赵允让的砖窑送去,一来是想坑坑赵允让,二来也是实在没地方放了。

    赵允让拿出了之前和炭场签订的协议:“李大人,这可是炭场主事签订的协议,你看这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rulianshi.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