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我问你,你干什么行? (第2/3页)
别胡说八道,宋煊他舍得使那么贵的香料吗?”
“他自己都会与工匠一起在河边吃饭,我怎么会不知道呢?”
三个人都看向吕公弼,陈诂都手搭在椅子上:
“你被他哄骗了,这都是作秀。”
吕公弼也不敢反驳。
因为他确实没有天天看见宋煊吃工地的大锅饭,他是与曾公亮一起下馆子的时候看见的。
搞的曾公亮也不好意思天天去下馆子挂帐了。
曾公亮想着等朝廷的“赈灾款”下来之后,宋煊应该不会如此苛责自己了,到时候他也好光明正大的下馆子。
吕夷简点点头:
“你说的有道理,但是宋煊支出的不过是些许工钱以及菜钱,粮食全都是他建议把军队粮仓的陈粮拿出来赈济灾民。”
“这一期工程的工钱,因为是灾民,工钱也不高。”
“东京城被他雇佣的人,也多是冲着吃饱饭挣点零花钱的结果去的,都算上他花上二万贯,就是往高了算的。”
“至于东京城几个行会,给他供货的肉类菜类,油盐酱油的,也没有加很多的价格。”
“这肉又不是天天吃,工钱也不高。”
“你真以为他花了那么多钱?”
这下子轮到吕公绰目瞪口呆了。
宋煊搞出这么大的架势,结果没花多少钱。
现在不仅灾民满意,朝廷满意,连东京城本地百姓也对他赞不绝口。
哪年朝廷赈灾,钱不是花的高高的,进度却十分缓慢?
“他怎么可能就花这点钱?”
陈诂都站起身来反驳了。
“这一期工程确实没花多少钱,朝廷虽然没给他调拨钱财,但是堵塞汴河的石头、木头朝廷给调拨了,还有他用上惠民河拆除的那些碎石和木头,废物利用。”
“林林总总的整体花出去的钱,并不算多。”吕夷简摸着胡须道:“当真是花小钱办了大事。”
陈诂并不觉得大舅哥会欺骗他,于是坐下,眼里难掩震惊之色。
吕公弼嘴角上扬。
果然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这可比在国子监读书要强上许多。
怨不得那么多国子监的同窗,都想要托人加入这个工程,愿意在宋状元麾下听取调遣。
“我跟你讲,宋煊的思路与我们不一样,这修理汴河等四条河,整体是需要花费许多钱。”
“但是他把这项计划,做成了一段一段的。”
“分开干活后,这钱就花的少了,而且其中还会想方设法的搞钱。”
“就比如这个为期数日的中秋畅玩,连御街都被他化为商道,以此来筹钱,大娘娘与官家都是赞同的。”
“光是这个点子有人想到了,可是敢提出来吗?”
吕夷简的询问,陈诂没有回答,主要是他以前想都没想过,还能这么凑钱玩。
“商贩交一笔摊位费,通过此次活动挣到了钱,再交些税钱,不光是商贩。”
“大相国寺等寺庙,以及开封县的各个坐商,一个月后还能继续上缴商税。”
“待到客商运输商品到达东京城,车马行给县衙交税都不会在少数。”
“这些人贩卖之前,还会有人收税,这笔钱再调拨给宋煊用来赈灾。”
“二期工程依旧可以顺利开展,我现在都不知道他还有什么法子没使出来呢。”
吕夷简眯了眯眼睛:
“此人当真是有大才的,不是死读书的那种,你们都学着点。”
两个儿子以及一个妹夫都没有立即搭茬。
“爹,我学着呢。”
吕公弼忍不住出声打破沉默道:
“当初爹让我自己去解决惠民河违章建筑那件事,简直是神来之笔。”
“要不然我也不能知道宋状元这么有本事。”
“我觉得等我当官后,定然会比大哥干得好。”
吕公绰瞥了弟弟一眼。
前些日子还在嘲笑他,结果现在自己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胡说八道。”吕公绰哼了一声:
“真以为跟在宋煊身边,就能学到为官之道,况且你还不是真正的跟在他身边。”
“别听你大哥的。”
吕夷简觉得自己的次子能够入了宋煊的“法眼”,也不一定是冲着自己的面子。
万一是自己儿子真的表现出一些气质,吸引到了宋煊呢?
哪个当父母的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得到一些“强者”的认同?
万一真的是自己孩子优秀呢?
因为吕夷简觉得有些时候,自己的面子在宋煊面前,也并不是他人想象当中的那么好使。
尤其是宋煊他岳父曹利用定然会给他交代一些朝中群臣的关系。
吕夷简对自己不能管制住陈尧咨的行为,也是有些恼火。
这会让旁人认为,是他在故意放纵甚至默认赞同陈尧咨的做派。
这一次被贬出京,吕夷简就当作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出京城。
按照以往的情况,无论怎么得罪人,就算是寇准、丁谓那样的,也会有人出城相送。
陈尧咨他自身脾气暴躁,人缘真就是一般。
再加上他二哥去了外地赈灾,就更顾不上他了。
兴许路过滑州的时候,兄弟俩能见上一面,但是木已成舟,陈尧咨想要回京师,这辈子怕是没什么机会了。
“大哥,你真觉得我要跟那宋煊小辈学习?”
“天经,左右是你不服他罢了?”
吕夷简的身子微微往前探:
“是也不是?”
“是。”
在吕夷简面前,陈诂也没什么值得隐瞒的。
他确实不服气宋煊。
本来当知县当的好好的,结果突然窜出来一个人,他就是做了点事,然后巴掌就甩在自己脸上,陈诂受不了。
谁不想官名好一点,离任也整个万民伞之类的,甚至拦着请求连任之类的。
结果宋煊他就这么赤果果的做了一些事,光是上任没多久就把开封县上下整治的服服帖帖。
光是这一点,陈诂就觉得来气。
至今祥符县上下真服气他的人也没有几个。
这让他怎么开展工作?
吕家两兄弟没言语,指出来长辈的错误,他们还是不要附和。
“别不服气,听我与你说。”吕夷简伸出手指:
“你是进士,但是他可是连中三元的状元,大宋立国以来最年轻的状元,光是这一点,他就胜你一筹。”
“至于你考科举是诗赋为主,可是宋煊诗赋能力,有几个人能比得上的?他又胜你一筹。”
“第三,你可是为官数年,当了赤县知县都没有立即摆平手下人为你所用。”
“他是新科进士,为了自己的老师出头,直接就挑起大梁,担任赤县知县,但开封县哪些人谁不服他?”
“在这方面,宋煊又胜你一筹。”
“同样是下了一场大雨,开封县与祥符县相邻,都在东京城内,街道上的积水如何?”
“你祥符县的积水都是靠着开封县的沟渠排干净的,你怎么不跟着他做,也不至于被祥符县百姓背地里骂的这么惨烈!”
“一下就让更多人的看见你的不足之处,要知道去年你可就是祥符县知县,同样的也下了大雨,二县都是一样的。”
“先见之明上,他还是胜了你一筹。”
吕夷简把手指头全都合上:
“依旧是这场大雨,他提出了有效的赈灾之法,而你连想都没有想过吧?”
“甚至过去这么长时间了,你连效仿他清理沟渠的淤泥都做不到。”
“你还觉得自己比他强?”
陈诂沉默,脸色相当不好看。
可以说他的自负与自傲,一下就被吕夷简打的稀碎。
吕公弼两兄弟咬着嘴唇,努力绷住自己想笑的心思。
“虽然话不好听,但这就是摆事实。”
吕夷简语重心长的道:“就算你赶不上热乎的,可是跟在他后面喝口汤,也是不错的。”
“这不光是你事关你的前途,更事关大家今后的前途。”
“宋煊已经做出榜样了,咱们拾人牙慧,也能挽回一些印象分。”
“难不成你真觉得待到你任期结束后,在朝堂当中有了我为你言语,你就能继续往上升了?”
吕夷简觉得自己看错了陈尧咨以及眼前的妹夫了。
一个个都对宋煊如此有敌意做什么?
本来早早就可以把宋煊拉进咱们的体系当中,现在谁都知道他是个香饽饽了。
再加上宋煊自己个也有主意与心机,那将来还怎么拉拢他?
“可是。”
“可是什么可是。”
吕夷简为了敲坏妹夫心里的成见,更加不客气的道:
“我让你去对付无忧洞,捣毁它,擒住洞主,你行吗?”
“我让你去独挑大梁赈灾,想法子不从朝廷要很多赈灾款,自己去合法的筹钱,你行吗?”
“我让你去修缮河道,避免东京城每年都被水淹,你行吗?”
陈诂被问的目瞪口呆。
他着实没想到自己大舅哥会如此看不上自己。
“你们两个也都别笑,一个个不省心的样。”
此时就是有条狗经过,也得被吕夷简训斥一顿。
“这些事,宋煊他办了,还办成了,就证明他不是寻常人。”
吕夷简指了指眼前的亲人:
“但你们是寻常人啊,寻常人跟聪明人学做事,那不是很正常的吗?”
“所以天经,我不明白你为什么要跟一个天才置气,认为自己能压宋煊一头。”
“就是如今的宰相王曾,他也连中三元,把他放在宋煊的位置上,他都不一定比宋煊干得好。”
“东京城下大雨被水淹,是他当上宰相突然发生的吗?”
“以往年年都有,他不也没有什么解决办法?”
吕夷简极为认真的瞧着陈诂:
“你现在踩着宋煊的脚印做事,依旧不晚呢。”
“就算不如他有先见之明,但至少证明了你是一个勤勤恳恳之人,态度也有的。”
“如此我才有机会往上提拔你啊!”
陈诂缓了好久,才开口道:“大哥,我不是不想学,只是目前县衙也没钱。”
“一场大雨,祥符县积水,许多货商损失惨重,我这个时候跟他们去收税,他们哪有钱?”
“最主要的是七十二家正店只有不多的在我祥符县境内,我想要效仿宋煊收税,还是有着一定的难度的。”
“哎。”
吕夷简叹了口气,开封县是繁华,可是权贵也多。
宋煊能顺利收上税来,那也是杀猴儆鸡,直接摆平了刘从德。
就这个人,朝廷当中哪个大臣会敢跟他起冲突啊?
就算是宰相王曾,对于刘从德的所作所为有些时候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否则当初因为黄河工程事发后,满朝文武也就范仲淹那个刚调入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